蠢人的魅力
莫名在这个时候又想起了《宝贝儿》,我最爱的契诃夫小说,来搜一下就发现了这个,写的好好。
https://www.douban.com/note/264627204/
“我的宝贝儿,漂亮小伙子。……我的小乖乖,长得这么白净,这么聪明。”
“‘四面被水围着的一部分陆地称为岛,’”他念道。
“非常震憾的悲剧和喜剧的效果”,可惜我没有这样的文字能力,读过很多遍,总是流泪。我还曾拙劣地模仿过,在我那这辈子不想再看的剧本作业里。 “天,地 ,人。蓝蓝的有云的地方是天,绿绿的有花的地方是地,人,就是我们自己,人生于天地之间,人的一切应当是美的。 ”
我只觉得自己可怜。我看到这篇评论之后,就关注了这位朋友。发现原来他已经出了好几本书。在他其他的日记里,我也受到了伤害。
“阅读使人绝望。一定要趁年轻的时候多读大师们的作品,因为那时总相信自己以后也能写得这么好,所以每读一本都是一种享受(像在提前阅读巅峰时期的自己)。而到了这个年纪就不一样了,每读一本都是让自己清醒一分:我永远也达不到这高度了,完全没有希望了。”
这种感觉我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我从小就觉得自己好像挺爱看书的,但除了小学还可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一塌糊涂,尤其是作文,我痛恨写作文,作文作业都是早上两三点起来写的,因为这样我不得不写。我很会安慰自己,说真正的文学跟语文考试不一样。我可以的,我有自己的能力。我又想起,我小学作文还可以,可能是因为那时候我擅长胡编乱造,后来某一天,我暗暗发誓,再也不在作文里写虚假的东西,于是我没有东西可写。也不知道我在瞎几把清高什么,但最起码那时候的我对文学是有憧憬和尊敬的吧。但是现实终究还是现实,文笔这种东西永远跟我搭不上边,因为我不细腻,也不勤奋,甚至我的观察力逐渐下降,因为我好像没有在生活中,我爱人们,但却是廉价的爱。从小到大几次想要写点东西出来,奈何太懒,就连日记都坚持不了几天。上了大学,我又一次燃起希望,开了个公众号,自说自话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我读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从此一蹶不振,我大概是放弃了我作家的梦想,我这辈子只能是个垃圾。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是神。
活在幻想里很可怜,活在现实里也很可怜。
说回《宝贝儿》,我很爱契诃夫。这篇文章像是幽魂,总在某些时刻跑到我的脑袋里。从小我也总觉得我长大了,我长大了。但回想起来,每一次我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时刻,都是在搞笑。那么我现在又觉得自己长大了,可能也是个笑话。
我越来越懂得蠢人的魅力。愚蠢、轻浮、虚荣、嫉妒、虚伪、不体面……明明我从前说我只喜欢聪明人。我以前,跟我妈说我要找对象,标准就是聪明和有趣。当然这是很久以前了。这个标准早早的就变成了正直和勇敢。
这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蠢人,应该要大于聪明人的数量吧。可他们活着,他们相爱,他们丰富。虽然我唯爱快乐,总是逃避痛苦,即使我也有很多痛苦,很多默默哭泣和嚎啕大哭,可我总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和有希望的。但我知道很多人来说,事情远远不是这样的。
这里我又要盗用这位作者的话了:” 虚伪是真诚的,真诚才是虚伪的。奥莲卡就是这样,她的自相矛盾,她那些一旦说出口就会被揭穿的“谎言”,反而使得她显得特别真诚。真诚和虚伪,她没有这种概念,她只知道不能欺骗自己,殊不知,做到了这一点,其实就是最大的真诚了。 “
快乐的蠢人也是值得爱的,往往,喜剧变成悲剧,它就有了厚度,使人为之动容。也许心痛总会到来,但我早已准备好接受它。
快乐的蠢人我本不想指代我自己,但也许我确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