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遥远 6
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很明显,这一次,意外赢了。
快下班的时候收到了人事的微信,说我被辞退了。意外来得很是突然,甚至周一还在开会说要赶赶短视频账号的进度,所以端午节还要加班,但是正值端午节的前一天(周三)快要下班的一小时前,却告诉我被辞了。
变故虽然来的突然,但却已经很难在我这掀起多大的波澜。小小的惊讶过后便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随后与老板交流被辞退的原因,告诉我写的剧本与目前账号的方向在她看来比较不合。我上周改过的9个本与上周新写的5个本,14个本老板觉得没有一个合适,公司兼职的一位同事,这月至端午之前,一共20个本也均被否定了。问起是否是我剧本本身的问题,老板并不否认我撰本的能力,只是写出的本再精彩,在老板感觉下与”梦“账号的定位还是并不太相符。以及与其他剧情类账号所讲述的内容核心,即反应大众对某件事的反应上,多少这些核心争论的热点多少讲述的太多。
其实关于老板说过的,我并非没有想过,就“梦”这个定位问题,老板的意思是想通过梦境去警示或反映现实中所常见的一些问题,梦是讲述剧情的一种形式,但是一般在我这写本,梦就只是一种叙事的形式,形式是服务于剧情的,而不该是剧本着重刻画的对象。所以在某些本上,梦境的占比也并没有多少,要么为了剧情,也会刻意模糊梦境和现实。但是在老总看来,梦境的表达应该明显且突出。自然与我所想有所背离。这也是之前本不被老板通过的原因。那为了突出主人公的确实在做梦,最后的架构也就只有睡了梦,梦完醒。多少在我看来是有些单一的。
至于核心问题的相似,这个嘛。剧本写人写生活,无非也就还是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只是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何况短视频,讲究完播率。这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剧情进行极致的压缩。一方面要保证短,一方面则要尽可能的展现出问题。短视频与微电影有相似之处,但在剧情上细分却又大有不同。微电影的观众本身在观影时所受影响较小,是一种需要沉浸下来的观看方式。短视频,一条后面跟着无数条,在开头几秒看得没意思了便会立马划走,不讲沉浸,讲快。这种方式带来的思考和感动是直观的,不能过于隐晦的。而且受限于抖音本身平台上的流量规则,每每运营总要为了一些因素而删去本中很多因素或者干脆全部放弃。为了稳妥起见,没有刀,不能出现捆绑等因素,限制规则也容易导致剧本的单一化,市场同类账号剧情的同质化等等。记得我曾写有一本是讲代孕问题,但是最后还是被否定了,原因是运营觉得话题过于敏感会被限流。所以你看,我能写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但能给拍吗?
行了,不扯这些了。当然上面针对我关于老板的问题我也没做回复,既然结果已经既定了,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之所以对离职见怪不怪,也是因为发生的太多。无非就是互相看能否找到合适的位置,这让我想起了销售,我记得看过的视频一位博主这样说,销售是为了找到目标群体,所以对打电话被拒感到失望的人其实也不必,因为那些拒绝你的人不是你要找的目标人群,有这方面兴趣的,你打过去了对方自然很乐意接听。然后才要开始争取目标。树挪死,人挪活。莫不都是一个道理。毕竟生活始终在继续。
打包,整理,回家。地铁5号线转1号线。很普通的下班流程,只是这次,不会回来了。
说起地铁, 也坐的不少了。但是对1号线的某一段路,却情有独钟。是从陈塘庄到双林的那一段。你可以想象得到从黑暗里穿行的时候突然见到光的场景吗?而这段路就是答案。
这段路的架设,是采用高架桥的方式。不但是行走在地上的地铁,同是也是穿行在桥上的。在这段路,可以让你在习惯黑暗中,突然给予你清晨的阳光,和傍晚的日落。清晨的阳光是白色的,但不如晌午猛烈。现在是夏季,当我坐在8点多的地铁上的时候,阳光照进地铁里。那些黑黝黝的窗户,终于能展现出不一样的景色。你能看见周围的楼房,而我在他们的腰部前驰行。向下低头,能看见一个个挂着不同招牌的小店,像是开在城市路边依偎在楼房大树旁的一簇簇花。绵延开往远方。偶尔路过一个巨大的批发市场,巨大的顶棚连着像是起伏的湖泊,可惜的是,我并不能看见鱼儿从上方游过。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段地铁上遇见的落日,金色的阳光涂抹着站台上的玻璃幕墙,把地板也抹的发亮。他们互相辉映着,仿佛是来到一座金色的教堂。而地铁是来接送你去向远方的仪仗队,好像下一站就能遇见幸福一样。光明虽总让人心驰神往,但是黑暗才始终是未来的常态。太久置身于光明总会让人忘记黑暗的漫长。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 ·
这一小段路,会跨过一条河流,河流不算宽,但比起公路上的车流多少还是能让人感觉更加自然和放松。河水流速很慢,几乎看不出来流动,比起一旁的车子,那些飘在河面的落叶大概是一天也挪动不了多远的距离。身边的一切都很快,而且还在逐渐加快。快到你快要静不下来去看看身边的那些变化,哪怕发发呆。
地铁就这样疾驰在桥上,紧挨着桥下的,是一段公路,公路偶尔会和桥上的地铁并行,像是两个携手前进的朋友。我坐在地铁上,看着一旁的车辆。可惜的是,地铁毕竟是按铁轨走的,否则还能打个摆,告诉一旁的车“小鲤鱼(小车),怎么样,羡慕我这红色长龙的身材吗?可惜下了桥你也没有龙门,做不到哒。”
桥上的地铁,比普通的路灯都要高,偶尔我也有种这样的感觉。这平稳的前行,就像是我用轻功在那一个个路灯上踏过,小时候向往的武侠,现在借着地铁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听说重庆的地铁,能在楼层间穿行,甚至能从房顶上驶过,这也不禁让人对重庆地铁产生了好奇,未来的日子,若是有机会的话,总要去体验一番。
再然后地铁就顺着铁轨规划好的方向,离开了地表,钻入地下。你说地铁有没有想过离开铁轨规划好的未来去其他地方看看呢?也许是有过的吧,稳定的一生是很多漂泊的人都羡慕不来的,但是太过稳定,一成不变的生活又会让人麻木。安稳的地铁运送着无法安稳的人。一个人的生活里,节日和普通的日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是端午,我预定了明天去天津之眼的票,很庆幸节日半价优惠。来天津也快四年了,却连这种地标性建筑也没坐过,说来也惭愧,这就是死宅吧,下次有时间抽空去海边看看吧,听说早几年落成的滨海图书馆很是漂亮。从前逛天津都是和舍友,这次却变成我一个人。记得前年和舍友老程十一放假想约一块去坐坐天津之眼,还是因为穷放弃了。虽然这次依旧很穷,但想要去的地方,总不能一直放置着吧。这紧绷了快一年的神经,我想也该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