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好多时候争吵 和 愤怒 都是来源于我们对对方期望太高。我们试图改造对方 遇不到梦中情人的样子 但是改造反而把这份亲密关系 带入地狱。
只有能激发爱、喜悦和良好沟通的感觉与想法才是真理
有一天,所有的事都变了。那天我与一个朋友谈论着一位同事的缺点。突然我的朋友转过来对我说:“克里斯啊,听起来你好像是在说你自己。”我愈坚持自己跟那个浑蛋不一样,我朋友就笑得愈大声,最后连我自己都没法否认。虽然我感到很惭愧,但还是微笑着对朋友承认他说得一点都没错。
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发现,我们所看到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怎么评论别人,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如果我觉得别人太爱批评而讨厌他,就代表我讨厌自己爱批评的习性
为什么我会轻易地怀疑自己,却会毫不怀疑地相信电视上的广告呢?”
真理是安静的,所以只有平静的心才能听到。但是,如果“想要竞争的冲动”控制了你,你的心就永远无法平静
报复-于是我们就把自己的行为理性化,让我们看起来像是好人在惩罚坏人。
不管我们受到多重的责打,身体所受的痛总是比不上心理的痛。感觉自己不被爱是最伤人的,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让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真正的潜力——开创快乐的、自我实现未来的潜力。
4.把生命中重要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会让我们对每个人都保持距离。但我们还是会有需求,还是希望有人能满足我们,于是我们相信,想要得到满足,只能用强迫别人的方式,因而想出许多操纵别人行为的方法。这些操纵人的手段衍生自沮丧的心
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
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
自我放弃(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
方式一:向感觉吸入空气
找出你身体哪些部位与你的情绪相对应。通常愤怒的感觉会在颈背、下巴和肩膀造成反应;悲伤的感觉在胸腔和喉咙,或有时在眼睛后方造成反应;恐惧的感觉反应,则往往在消化器官。但这只是一般性原则,对情绪有反应的身体部位会因人而异。
一旦你找到了感觉情绪的身体部位,就把你的呼吸导向那个部位。你的吸气必须深到足够充满你的身体。吸气要均匀、不间断,不是吸气或呼气之后就停下来。不断向感觉吸进空气,并接受自己的感觉。如果排斥自己的感觉,你只会让它的负面影响更加壮大,而对你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你能平静地向感觉吸入空气,只要一分钟,你就会发现感觉已经开始改变了。如此集中精神,呼吸六分钟以后,你的感觉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有时不一定是六分钟,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你就呼吸多久。
方式二:如实如是地接受
将觉知即刻带到感觉里。在此过程中,你的感觉中会有意识出现。之所以有意识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往往倾向于排斥和否定那些我们不想面对的情况,正是对这些不想面对的情况的拒绝,会导致我们在情感上对这些情况的排斥。但切不可把接受与顺从混为一谈。顺从是以容忍的方式掩盖拒绝的真相。“
方式三:触摸疼痛
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感觉,你可以直观地问问自己:如果别人面临和你一样的状况,他们会有什么感觉,在他们身体的哪个部位会有反应(情绪几乎总是在躯干上造成反应,但有时头部也会有反应)。将你的手放在那个部位,去注意任何身体上的感受,逐渐地你就会意识到更深层次的感觉。
方式四: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
想象你的身体是一个容器。让你的痛苦充满整个容器,想象你的身体可以一直扩张,直到把所有痛苦都装进去为止。然后,让你心中的爱,散发出温暖的治疗之光。在体验感觉或情绪的同时,看着你的心,用无私、无条件的爱去照耀你的痛苦。用开放的心去接受这样做的结果。
方式五:运用肢体表达
依照你的感觉来移动自己的身体。大部分负面的感觉或情绪都是收缩性的,所以你可能会自然地想把身体缩成一团。让身体来表达你的感觉。当你觉得身体已经正确地表达出你的感觉时,你就维持住这个姿势,时间长短由你自己决定。然后,再想象你被快乐笼罩时,身体会做出怎样的动作。想象你另有一个快乐的身体在你的痛苦的、蜷缩起来的身体旁边绕着圈,然后慢慢靠近,最后和痛苦的身体合一。
方式七:听听感觉说什么
如果你仔细聆听心中的感受,就能听到它从一开始就想说的话。听听它想说什么,让它借由你的嘴来表达,当你知道它的存在以后,感觉就能演变为更高层级的体验。
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对她这样说:“你昨天晚归,让我察觉到了内心的痛苦自己被遗弃了,没有人爱我。但这不是你的错,我只是发现在内心深处我是多么没有安全感。”如果我说这话的时候是诚心诚意的,而不是在做被动式的攻击
如果你发现自己和伴侣争论不休,无法解决,那么不妨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坚持自己在某件事上是对的。(★★)当你发现了自己坚持的是什么以后,再问问自己,你比较希望自己在这件事上是对的,还是比较希望自己能够快乐。
我常建议争吵中的夫妻,在其中一人说话的时候,另一人就想象自己正在看着一面镜子。伴侣对你说的话其实是你对自己说的话。
我们找寻伴侣的过程都是在找我们需要的人。一个没自信的人 不可能不被 自信满满的吸引比如 我不喜欢你迟到 真正原因只是觉得我不够特别一旦不被满足 我会有相应的表示 比如明说:阴阳怪气的语调
因为不被满足的期望=愤恨我们总是希望在亲密关系中从对方身上得到需求。准确的说是情绪需求
当发现自己不被对方赞赏或者注意,就会开始全力斗争。伴侣的一些小怪癖,你以前觉得很可爱,现在却显得很恼人。
“曾有一个治疗师这么说:虽然痛苦不是真的,但当我想象自己坐到一根针,而它刺穿我的皮肤时,我并不喜欢自己幻想出来的感觉。”
“种下想法,就得到行动;种下行动,就得到习惯;种下习惯,就得到人格;种下人格,就得到命运。”一旦有一个想法在你心中酝酿,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深远的影响
阿诺·培顿在他的著作《拥有一切》中说,一个普通人脑子里每天都有大约五万五千个想法,其中大多数是旧有的想法。
也许从这个想法又衍生出另一个:“没有人爱我。”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事呢?如果你一再失望,这些想法就会变成一种信念,让你相信自己真的不可爱。如果这样的信念在你脑袋里一再播放,过几年可能这就是事实。过去的创伤并不会随时间逝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过去的创伤如果没有愈合,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但如果我们用健康的方式把伤痛处理好,我们的信念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都依据对自己的想法而活。如果你真心相信自己是个成功的人,那么你的失败也会帮助你迈向成功之路。
“如果离开家的时候,你并不感到平静,那么你其实并没有离开。”
——克里斯多福·孟
“每个人都会伤害他所爱的事物……”
——奥斯卡·王尔德
——夫妻为了孩子将来该上哪一所高中而吵架。(这对夫妻的小孩都还没上小学呢。)
——一对情侣为了下任美国总统会是谁而争论。(他们都不投票,而且两人中只有一位是美国人。)
——夫妻为了摆放沙发的角度而吵得不可开交。
——为了他们看到的一只鸟究竟是黑鹊还是乌鸦,一对夫妻几乎闹到离婚。(至今这个“重要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结论。)
——两位相识超过二十年的老朋友,为了一百美元的欠债而闹到不和对方说话。
——我不太确定这对夫妻争吵的主题,但一方不论说什么话,另一方都唱反调。(例如:“雪是白的。”“才不是
权力斗争更痛苦的原因是,争执的两方往往是真的关心对方。
“每个选择都有其后果。不幸的是,有时你早已忘了自己的选择,后果才浮现。”
——克里斯多福·
当你刚认识某个人时,他/她只是轻掠过水面;彼此熟悉之后,对方就开始浸入水面之下,并慢慢下沉。你们彼此愈亲近,对方就潜得愈深。点头之交通常是停留在水面附近,好朋友则往下潜深一些,但亲密的伴侣则会一直下潜到你所能容许的深度。潜得愈深的人,就愈能看透你的面具和外在形象而发现真正的你。然而,当你们都深潜入对方的领域时,可能会发现,真正的你和他/她也许并不怎么迷人。
当你与伴侣初遇时,你们所分享的大多是“好的”。到了幻灭的阶段,你们便会开始发现所谓的对方“不好的”一面。在这个阶段快要结束,而内省的阶段即将开始时,事情多半会变得“丑陋”
“愤怒是短暂的疯狂。”
据我看来,我们对伴侣发怒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怒气能够麻痹我们心中的痛,压过所有的情绪,甚至能够麻痹身体的感觉。生气的第二个好处,是能让对方有罪恶感,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控制对方的行为。当有罪恶感时,人会很自然地因为可能被处罚而感到恐惧。
不过,如果你希望拥有健康、美好的亲密关系,你也许会考虑对自己的愤怒负责,充分地感受它,但不把怒气加在别人身上,这样你才能发现生气是为了逃避什么。如果你愿意面对自己所逃避的感觉——不论这令你多么不自在——你就能发掘埋藏在更深处的、平静而充满爱的感觉。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管多大的痛苦,只要集中全部精神来面对它,我就能有效地减轻痛苦,并让它转变成正面的感觉。要做到这样,必须有决心,我把这样的决心叫作“爱意”
当旧痛浮现并伪装成两人意见上的不一致时,我们潜意识的行为模式和信念,可能会让我们对伴侣口出恶言,然后生气地离开现场。相反,爱意则能让我们克制冲动,用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我们心中的不快,不致说出责怪或指责的话,而用理解、体谅的话来取代。这样我们便成长了。
只要两人察觉到了痛苦的存在,就可以选择平静地去体验它,用爱来支持彼此,一起度过。要做到这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沟通。
但是如果约翰和玛莉都坚信对方对问题的看法是错的,那他们就只会专注于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让冲突升级甚至爆发大战。这一定会阻碍
我们来看看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
1.我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3.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4.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当我诚实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亲密关系问题
如果能提醒自己,对方和我一样无辜,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发现想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好方法:只要想一想太阳不偏心地同时照在我们两个身上,我就能提醒自己,我的灵魂对两人的爱也是一样的。
卡尔·荣格赋予“投射”这个词一个新的意义: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心怀愤怒的人,就会觉得同组的人都有很多错处;有一个非常平静快乐的人说,跟她同组的人都是小天使。我曾一再得到验证,“投射”原则确实是真的。我也尽力把亲密关系中的所有冲突都看作我自己内心历程的反映
发掘能让你得到平静、喜悦与爱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不论何种情绪,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六分钟,除非你为它建造了一个家,让它在你心中长住下来。如果你否认自己的情绪,为情绪找借口,害怕或放纵自己的情绪,那它们就会在你心中生根了。然而,如果你只单纯地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你的情绪上,却不做任何评断,那么情绪就会转变成更高形式的能量。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是,心里有什么感觉就说出来,尽量不做保留,也不抗拒。除了说出情绪的由来之外,你还必须说出情绪的强度、组成和它所造成的效应,但要小心不要在过程中放纵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