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播客
查看话题 >《忽左忽右》播客
这几天一位朋友推荐了《忽左忽右》播客,相听狠晚,非常喜欢。
以前极少看访谈类节目,主要是因为没有时间,不像读书或看讯息那样可以快速浏览和跳过。其次也是因为对里面的内容不太感兴趣。这些访谈节目肯定会有大咖,并且主持人各个都是人情练达加口才极佳,但一想到要看半个小时或一小时,就觉得浪费时间。后来喜马拉雅出来以后,找了不少节目,但仍没有几个能吸引我。
《忽左忽右》可能是我寻找了多年最符合我要求的播客。
首先里面的题材大部分都是我感兴趣的,涵盖了历史、军事、国际政治等等,并且相当有深度。比如军事虽然貌似是国人的最爱之一(如铁血论坛),但有深度的却极少。有一期播客里讨论了国内军事民间刊物的鼻祖的事迹,还有一期讨论了欧洲军事的鄙视链,这些都是非常小众却很有意义的话题,并且极有见识。
播客里信息量极大。我自认为也读了一些书,但仍有许多知识领域、名词、人名,是我知识范畴之外的。听这档播客对我来说既是学习,也是按图索骥对很多领域略窥门径的机会。缺点是播客里提到了非常多的书,因为没有文字版,所以需要重听才能记录下来。
因为信息量很大,嘉宾和主持人讲的都是干货,基本没有废话,并且还明显能感觉到主持人会抢话,所以完全不需要像听其他节目那样快进。关于抢话,我感觉这也是因为主持人本身有很多知识储备,并且很有发言欲的原因,和平常所见主持人因为没有经验或阅历导而抢话或中断有意义的访谈完全不同。
这是最近几年难得一见的,非常有品位的节目。我唯一的担心是它能存活多久。原因有二,这类有深度或小众的话题,能否吸引到更多的人;其次有深度的话题本身就没有大众话题那么广泛,我很担心会面临话题用完的局面。
Brahm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新西兰 (8人喜欢)
- 去新西兰的行李准备 (10人喜欢)
- 将journey交给AI (7人喜欢)
- 我是如何省钱的? (6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