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东西有时也会迟来一步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中有句台词:罐头是在1810年发明出来的,可是开罐器却在1858年才被发明出来,很奇怪吧?可是有时候就是这样,重要的东西有时也会迟来一步,无论是爱情还是生活。 爱情也好,婚姻也罢,但凡重要的东西,经常会迟来一步,但就算迟来一步也是好的。所以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找寻满足感,能做到延迟满足才是大境界。 但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懂得延迟满足感,总想着享乐。本来月工资就没多少,还总是吃顿好的,买件漂亮衣服,买些高档护肤品。一边有着财务自由的梦想,一边做月光族、借贷族甚至啃老族。 事实上,真正的享乐,是不再单纯为了钱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是能够随时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甚至闭着眼不干活儿现金流都能源源不断,达到真正的财务自由。 最近在看银行螺丝钉的书《定投十年财务自由》,讲的是基金定投。关于延迟满足,里面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上面这张图讲的是甲乙丙三个人,分别从22岁、27岁、32岁开始定投一款年华收益率为8%的投资品种,每人每月都定投1000元。如果定投到60岁,他们分别能攒下多少钱呢? 正如上图所示,甲攒了310万元,乙攒了206万元,丙攒了135万元。神奇吧,投资时间仅仅差了5年,没想到最终资产却有上百万的差距。更神奇的是,他们的资产差距,是在34岁之后,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如果定投晚了5年的乙,也最终想获得跟甲一样的310万元,需要每个月定投多少呢?乙必须从27岁开始每个月比甲多投资500元,也就是每月定投1500元才能赶上甲。 投资需要时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一直持续到现在,有60多年。事实上,他的绝大部分财富,也是在60岁以后才得到的。 其实,现在银行利率那么低,货币基金的利率都赶不上通货膨胀,别说找到一款年收益8%的投资品种,就算找一款年收益5%的投资品种都很难。 但也并非不可能,重要的是长期持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在理财上都不专业,所以可以投资一些指数基金,持有个三五年,赚大趋势的收益。 虽然已经不能成为甲,但我想做一个更加积极的乙。于是也开始看一些关于理财的书籍,希望能通过学习得到一些实践方面的指导性建议。 于是前段时间,我开始手动不定额定投基金,每周都会买一点。目前买了7只基金,有指数基金、债基,还有3只混合基金。 投基金的这点钱,即便都亏光了,对我来说也没有影响,可以放心的放个3-5年。所以用来探路交学费,非常合适。同样,我也不建议投资小白拿太多钱来投资,至少要保证这笔钱没有了也不影响生活才行。 基金持有一个月,收益率只有1.93%,这个收益率只超过了58.9%的北京基民。我想时间还太短,没有借鉴意义。所以我决定等持有一年后,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投资收益,以及一点心得体会。 前两天我发文章说过自己很抠搜的事。自从定投基金以来,我花钱更要掂量掂量了。 如果一笔钱消费掉,那么除了买来一件可能用不了几次的非必需商品外,不能够给我带来任何收益,但投资基金就不一样了。 基金属于资产,除了能够给我带来上涨收益以外,还能给我分红,怎么想都觉得消费不如买基金划算,抠搜的幸福感更加强烈了。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变富有的可能。只是有的人花的时间少,有的人花的时间多,我应该属于后者。还不到30岁的年纪,财务自由虽然仍然是看起来遥远异常的梦想,但也并非遥不可及。 重要的东西有时也会迟来一步。爱情如此,婚姻如此,金钱应该也如此。还这么年轻,又怕什么呢。 新的一天,祝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