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莓》影评
主要讲述了一位将要授予荣誉博士,事业有成但性格怪异的老医生在去往兰德的路途中的一系列梦境与现实的呈现。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知道,主人公伊萨克除了是个受人尊重、事业有成的人之外,他的个人生活可谓是一塌糊涂,婚姻失败,家庭生活不和谐,与自己的儿子关系不好,他自以为是,封闭自己,不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他的一生算不上是圆满成功。然而,影片的精彩之处不是在于表现主人公这些人性上的弱点,而是通过怎样一种的手段来表现这种人性的缺失,以及带给自己灵魂上的痛苦。这种表现方式是极为巧妙的,在老人去往接受殊荣学位的路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呈现,回忆了自己的初恋与现实生活,对自己在做人上的彻底失败,所作的深刻的检讨。影片在表现这些的时候,都充满了深刻而感人的反省、忏悔与救赎意识。梦境与现实穿插,过去与现在相接,不仅仅是在单纯地叙事意义上的关系。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梦境场面,也不再是单纯的为了交代现实故事的前史,来让观众了解剧情展开之前的一系列场景,而是向观众揭示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生活,主人公渴望得到心灵的纯净,渴望回到最初的纯真。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梦境,便成了一种心灵的透镜。这种简单的情节,与不简单的梦境融合,传达出一种感染心灵的情感效果。在这种现实与梦境的交融展现中,引起观众对自身的深刻思考,同时对未来充满了想象,以梦境的形式展现了现实意义。
影片中多次出现主人公伊萨克的内心独白,这充分的体现出他的心灵正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他想要得到救赎,获得解脱。例如在影片开场就是以伊萨克的独白引出,从他的内心独白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伊萨克青年时期隔绝了人际关系,他不相信人,也不爱人,然而这令他的老年更加的孤独。他的一生很辛苦,为了面包开始,为了对科学的爱结束,而谈到自己的家人时,话语不多,没有一丝的爱意。这个开场,很好的向观众阐释了影片的情感主题。78岁的伊萨克所拥有的,似乎只有所谓事业上的成功而已,而这,似乎不再是重要的了。还有一个镜头,在开车的途中,我们又听到了伊萨克心里的声音:我昏昏欲睡,然而却被活生生的羞辱的梦萦绕,这些梦中有一种超力量的东西,无情的钻入我的大脑。他像是在对自己诉说,又像是在对自己的亲人忏悔,更像是在对观众祈求。每次看到这种场景,观众的内心都会跟伊萨克的心紧紧结合在一起,我们希望伊萨克在经受了一次次的折磨之后,最终可以得到心灵的释放,可以以真实的面貌与家人相处。人物内心独白是主人公表述情感的方式之一,然而在本部影片中也是最好的展现方式,固然也是心理分析影片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观众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亦可以与其达到精神和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好的而理解影片的感情基调和所要传达的主题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