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木工[八十五]:儿童木工桌上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说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家两只对我工具虎视眈眈的娃。自从上次分好入门工具之后,他们又把目光放在了我的木工桌上,看在这几个月因为疫情在家上课百无聊赖的二人,同样无所事事的老父亲决定出手了。

做为玩了木工几年的人来说,下面这种是送不出手的,虽然很卡哇伊。


这种呢?这个更像装配台,对手动木工不友好,主要是刨不了木头。

所以得上更专业点的设计,曾经对 The Joy of Wood 设计的一款挺动心(http://gregdmiller.blogspot.com/2010/03/in-search-of-ideal-kids-workbench.html),小巧、结实、便携、可以摞起来放,但一下做两个的话工作量有点大,就一直拖着没动工。


而最近又重燃对 Charles H. Hayward(鼎鼎有名的英国木工作家)的兴趣,他写的那本 How to Make Woodworking Tool(这本书可以在 Toolemera Books 上免费下载:https://www.toolemerapress.com/2019/07/museum-reference-how-to-make-woodwork-tools-by-charles-hayward.html)里开宗明义的就是教做木工桌,他的设计非常英式,跟我的 Paul Sellers 木工桌是同源。长的这个样子:

而这时 Benchcrafted(https://www.benchcrafted.com/)的揸 fit 人 Jameel Abraham 又来了个助攻,他根据 Hayward 的设计缩小比例制作出适合小孩的木工桌来,文章发表在 Popular Woodworking 上(2017年12月期),也可以在杂志官网博客上免费看:https://www.popularwoodworking.com/projects/a-bench-for-kids/。这样式是我喜欢的,尺寸也有了,就是它了。

开工前有个考量,我车房这角再也放不下另一张木工桌,所以这个做好会放在露台上。放置的地点虽然会有遮盖,但还是属于户外,所以得考虑雨雪给木工桌带来的挑战,接下来有些制作步骤是专门对付这点的。木料用的是软木木方,家里屯着有一些,所以就不必买木料了。老把式,先把腿部的料备好。

桌子属于轻量级,后腿被设计成斜腿增加稳定性,虽然只是一边的脚叉出去,制作起来才发现很多地方也得跟这个角度联动。

譬如说腿接触地面的部分。

还有横撑连接的地方。

来凿孔吧,好久没凿这么厚的料了,不得不说凿得很痛快淋漓。

榫头锯出来,这是直的那条腿。

装配前用 Router Plane 微调一下榫头。

试装一下。

Paul Sellers 老师推荐的凿子还是这么好用,虽然这里凿的是软木,但切味一番!

一副腿子做好了。

比较纠结的一步,虽然这回卯开得误差很小,但为了桌子更耐操,把朝外的孔往外扩一点,然后用楔子加固。

榫头部分在外侧锯出两条缝来,锯之前在底端钻两个孔,别让往下部分劈开来了。

楔子现锯,用的一块橡木废料,徒手锯的。

这么多足够了。

胶装,这个步骤无论做多少遍都是手忙脚乱的。

胶干后把突出部分锯掉处理好是这样子。

很快,另一副也完成了,跟下横撑连接的孔也凿好了。

加上两根长横撑把两幅腿子连起来。

上横撑的连接方式正好跟下横撑的相反,下面的是腿子围住横撑,上面的是横撑箍住,先在上横撑上开出跟腿子宽度等宽的槽来(槽深 ½ 英寸)。

位于后面的上横撑又得把那个斜度做出来(其实下横撑也得做),做木工改变一下角度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涂上胶夹住。

特写一张。

继续过度设计,腿子部分打上了圆木榫加固(drawboard 法)。

锯平后。

底部完成了,现在把精力放在桌面上。桌面用了三种木料来拼,有什么用什么,勤俭持家。

奇怪的是中间那块最硬最难刨,难道是传说中的南方黄松(southern yellow pine)?

拼好后最麻烦最辛苦的是刨平。

先横着刨,大致把板子的纵向找平。

然后横向刨,最近习惯了这一步让一把木刨来做,比金属刨要省力。

这个桌面说宽不宽,说窄不窄,放在户外的话肯定会变形,得给它做个包边(breadboard)来限制它的季节变化。原理如下图:

虽然示意图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有合适的工具的话,做起来并没想象中困难。首先是在包边上开出一条槽来。

然后在面板上每面开出梯面来,我用的方法是先用锯横截至深度处,然后用最大尺寸的扁铲铲到大致深度处,最后用 Router Plane 收尾。

此时榫头部分已经比较薄了,像处理燕尾榫那样把废料去除就成了这个样子。

接着在包边处把卯加深,因为 1)要预留空间给木板伸缩,还有 2)做好并不外露,所以这几个卯的精度无需太高,保证比实际宽度再宽一点就好了(也不用宽太多,以后冬天还会缩进去一点的)。

边修边试,直到两者顺滑结合。

包边实际做得比桌面宽,因为它还要发挥另外一个作用,把工具槽也围起来。靠后的围边用了 ¾ 英寸厚的料而没用 1½ 英寸的,考虑的是比例问题,用太厚的料做出来显得太憨了点,但这样的话与包边连接部分就不好用透榫了,因为这个,做了生平第一个半隐燕尾榫。先做围边的公榫。

然后将尺寸转到包边末端处,有了尺寸,处理起来就好办了,加上半隐燕尾榫只需顾及到上面那边的严丝合缝,好像还比透榫好做些。

最后一个部件是位于前面的上横撑,英式木工桌上这一块做出裙边,比后面那条横撑更宽更长。

部件都处理好后,可以进行组装了。这里是将桌面面板和前面这条裙边胶装,但是并没有在它们与底座间用胶(这里只是用了底座帮助上夹子),这里的考量是因为这两个部件以后要面对外面的环境且作为工作桌面不能上油漆,特别做成可以替换的样子。

从上面看是这样子。

上下两块分别做好后,给底座涂了户外油漆,油漆除了保护木头外,这里还把不同木料乱七八糟的木纹(还有钉子孔!)统一起来,在视觉上更好地衬托桌面。

下一步是桌面涂装,安装前先处理好桌面的底面,用了防水性好的桐油。

处理好后,用方头螺钉分别从侧面和底面把桌面装上。

别忘了工具槽还没装底板,整个桌子翻过来放在我的木工桌上。

这里就是用螺丝拧上一块板子,这里选的是伸缩不明显的合板。

然后再把它翻回过来。

表面上桐油,一共上了四遍,这里合板非常抢戏。

装上一个小号桌钳,我可不是 Benchcrafted,没有这么多预算装一个腿钳给它。

跟后面的老父亲来一张合影。

在裙板后面矫情的贴上制作目的和日期。

好了,搬运到它的目的地吧,这一块屋里通向露台的角落被我收拾了出来,可以看到这一块有屋顶遮盖,比完全曝露在阳光下要好。

桌子摆上,这时的桌子又加装了一些装置,因为有两个娃,两人都要属于自己的钳子,就在桌子尾部装了一个以前一块钱淘来的缺底座的 Record 的塑料快夹(Quick-Vise),这回我钻了两个洞,直接固定在桌子上了。

桌档用的跟我用的同一款。

尘封多年终于被解封的塑料台钳。

腿部钻了三个孔,装了一段圆木榫,如果有大板要处理,这是多出来的一只手。

桌子的对面,以前做的晾衣架收纳在这里,还有一些露台用的清理产品,把车房的吸尘器挪到这里清理现场用,还有拿给他们做的娃娃双层床过来装木料用。

最后摆拍两张,大功告成!

谢谢 Jameel Abraham,谢谢 Charles Hayward,谢谢 Popular Woodworking!

如果想看到我更多的木头实验,请关注玩木工豆列(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139623/)。
© 本文版权归 IronMick-tt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