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来袭,花艺师如何翻出新花样?
“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近年来,国人越来越注意本土的传统特色和文化之美,电视剧中宣扬的清雅的古典之美,纪录片中美轮美奂的非遗手艺,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随着信息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对“国潮”文化情结越来越追捧。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元素可以大放异彩,比如说即将到了端午节,就可以蹭一波热度。
那么,中式元素可以怎样应用效果更好呢?

#年轻化

国潮是将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赋能,让更多年轻人肯定自己的文化。因此,品牌年轻化和创新玩法才是抓住年轻人跳跃思维的良药。比如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开门了故宫》等文化类节目以趣味十足的表达。


现在许多设计都热衷于西式碰撞东方元素,令人耳目一新,现代的设计理念诠释中国文化元素,与时代感、潮流感完美结合,才能打动更多的年轻人和时尚追求者去喜欢。




无论是现在的设计趋势还是在花艺的应用中,配色都是能为中国风减龄的好尝试,许多设计中将经典的大红、靛蓝和青绿都降低饱和度,替换成橙色、粉色、天蓝色等浅色系,让设计更为现在年轻人所喜爱。


#内涵文化
中国文化几千年,能够大放异彩的元素比比皆是,对国货来说,光靠情怀是无法长久维持活力的。除了宣扬国人的爱国精神,将独特的东方美学和时尚潮流结合起来的中国设计,从文化挖掘出的中国元素,比如青花瓷的元素。


在国潮中我们也能看见许多正在人们生活中逐渐减少的传统文化,比如繁体字、年画和印章,当大家真正了解文化,才能将国潮发展的更好,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噱头。




在工艺上还原中国传统工艺,有时候一个细微的细节,就能带来中国的感觉。可以在插花的花器上做文章,比如说像竹筐和瓷器。


#原创元素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制造都面临着抄袭的负面形象,提到国潮,似乎已经在大家脑子里有了固有印象。不论是李宁、鄂尔多斯还是故宫,国潮在人们心中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方程式,无论是配色还是形式,好像也难以突破。



如果能用现代的方式去诠释东方审美,在设计上发挥更多的创新的设计思维和方式,那么国潮一定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延续。
在设计和花艺方面,大胆将传统和现代结合,不需要太过于显眼,也能体现中国风的感觉。比如默默植入盆栽和窗花格,立刻给人说不上哪里中,却又确实是中式的效果。

建筑学家吴良镛曾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
从热爱出发,以创新为驱动,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国潮之风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 The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