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岁多宝宝打人背后的秘密
背景:
圆妈(家有一个女儿5岁,小名圆圆),一名心理咨询师,
嘟妈(家有一个不到1岁半的儿子,小名嘟嘟),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圆妈的闺蜜,
两人闲时喜欢各种唠嗑,涉及家庭,育儿,婚姻。
嘟嘟妈:圆妈,最近我家儿子开始打我啦,我假装要发火,他果然表现得更厉害。和你说的小朋友发展阶段的特点一样!你说我需要怎么回应呀?
圆妈:哈,小家伙开始会宣示主权啦,这是一个不错的象征哦。
嘟嘟妈:哇,怎么说。
圆妈:我记得宝贝现在差不多有16个月啦是不是呀?
嘟嘟妈:对呀,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呢?
圆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不断重复“让我来,我要自己来”的阶段,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宝贝特别有自我主张的感觉,喜欢自己探索,会指着手和你说要这个要那个,不给的话,他就哭闹或者抓人打人呀?
嘟嘟妈:对对对!
圆妈:要恭喜你哦。宝贝这个阶段是一个自我主张和情绪管理开始的重要阶段哦。
嘟嘟妈:快好好和我详细说说。
圆妈:我来和你说说小朋友为什么在这个阶段比较容易打人。
16-18个月的宝宝,喜欢重复“我要自己来“,他很想为自己做所有的决定,但是他又太小啦,不得不要面对自己根本无法做出决定的现实,这种内在的心理矛盾就有可能会让他情绪崩溃,以致大发雷霆。所以当他失控后,他可能会打人或者咬人或者踢人。
嘟嘟妈: 听起来,好像比较可以理解宝贝了。那我该怎么回应?
我记得前段时间,1岁那会儿,我家宝贝刚开始学走路那会儿,你和我说的关于1岁宝宝的心理,你说因为刚开始学着走路,可能又兴奋,又焦虑,而且因为她可能在学走路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失望和挫败,这种情绪就有可能转化成了愤怒和混乱,需要发泄在周围人的身上。她可能会不想吃饭,不睡觉,也可能会变得容易崩溃,我当时听了你的解释后,理解了他,并且按照你说的方法,特别管用呢。现在我也想再听听你说的方法。
圆妈:你当时怎么做的呀?
嘟嘟妈:我按照你教的方法哦,理解宝贝,保持平和的心情,当他崩溃时,可以安静的抱着他,尽可能少采取行动,观察他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平静下来(比如某个安抚物或吸吮手指)。后来我发现他抱着他的狗狗比较容易安静下来。对了,你还说了要允许宝宝晚上如果想学习走路也要陪着他。我觉得很管用,他学走路的阶段感觉过渡的特别快。
圆妈:你说的太重要啦。理解宝贝是最重要的基础。
那么,这个阶段父母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学习不去打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度的话,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好玩,固化这个行为,也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更焦虑,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充满关爱的安抚、限制和信心,让他知道他自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
比如说,在你识别他即将打人的信号前,先将他抱起来,并且帮她平静下来,可以轻轻拍拍他,柔声细语安抚他;当他平静下来愿意听你讲的时候,你需要平静而坚定的告诉她“你刚才有点烦躁想要打人,这会很疼,你不能这么做,妈妈会帮助你,慢慢的你也会和“烦躁”这个情绪待一会儿,你自己会慢慢平静下来”。这也是让小朋友学习识别自己的情绪,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共处的重要阶段哦。
嘟嘟妈:听起来很具体,我回去试试!不过有时候,小朋友烦躁的时候,家长自己也很烦躁,没有办法好好说话该怎么办?
圆妈:太理解了,确实是会这样,父母也不是万能金刚,我们对宝贝的心理阶段特点多了一些理解后,情绪就会好一些,假如我们自己还是有情绪,就让自己先隔离一会儿,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教育宝贝会更有效。
嘟嘟妈:嗯嗯,理解和合适的方法同样重要。非常感谢呢。
圆妈:不客气,我们一起探讨交流,都能共同成长呢。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