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写了
刚毕业那个时候很多人问,
“你喜欢写东西啊!写过什么小说?”
“没写过小说,就是写了几万字的杂文、乐评、影评、读书笔记之类的东西。“
“你写小说呀;小说看的人多。”
我想有道理,那我就写小说试试吧,然后吭哧吭哧日升而做日落而不息利用业余时间,等公交、坐公交的空隙写了两本小说。写的中间微信号流行起来了,什么类型都有、情感谈心的、乐评、影评、职场、做菜;很多大V的文章也不停的出现在朋友们的转发中。
不少关心我的人开始问,
“有自己的公众号吗?“
“没有,有在写小说哦!”
“这个年代谁还有耐心看小说啊!长篇大论的,开公号啊。”
感情我总是跟不上抓不住这瞬息万变的潮流,站不到风口上边,那么活该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结果到头二十几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大家继续好言相劝,
“小说别写了。赶紧开公号吧,入场晚了就真没戏了。”
我想那我总得把小说完结吧,没写过的人你们都不懂,自己亲手创造的人物,得好好归置一个结局,才能心甘情愿说再见。写完了我就开始写公众号。现在总算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也不管拿着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这艘大船,也不管抓不抓得住这从未抓住过的潮流,以及匆匆披上身的是不是过气的时尚,我想只要上了沙滩就可能还有机会去浪。
先聊写东西这件事儿
我开始写文章很早了,初二开始写小说。写了三四页撂了。为什么,才华有限,只够写四页呗!后来到高中又开始造作了,参加文学社,忙着开会,做校报。弄的语文老师拿着发表的文章亲自上门来问斩
“写的不错,但是这个高考作文不是这样子来的;你要是想写以后到大学再继续,现在当务之急是考个好大学”
我很听话呀,我当然不会愧对老师的这番苦口婆心。文学社再也没去过,写文章这事儿就此又搁置了。然后到了大学,终于能写了。可惜自己没内存,课外书这种对学习考试没帮助的书全被收走了,抽空看的那几本杂志就能写了?开什么国际玩笑,是人都听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长期的应试教育让自己,肚子里剩下的丁点儿墨水都是文末要求背诵的段落。
幸运的是大学终于有了很多的自由时间,完全放开日复一日的躺在床上拿着半智能化的手机看亦舒的小说集,那种狼吞虎咽的感觉像是饿了很久的狼终于见到羊群一般。至于我爸爸的教诲,你上大学了有时间多读读诸子百家中国的经典。我还管你什么诸子百家,谈恋爱的故事它不香嘛,老古董们讲话有什么意思,我又不治国平天下!读的多了就写的有条理像那么回事儿了,于是写了十万字左右的杂文。
继续聊回来写公号这件事儿
坦白讲,写公号这件事儿即使没有朋友们来催我;我在心里也早就提上了日程,毕竟当年迷蒙没封号的时候,亲眼目睹过刊例价,一条广告费九十万,有了广告收入岂不是距离自由职业更近了一步,离精神相对自由更近了一步。
很早前研究了一些账号,火爆的无非是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引入,内容就是自以为是的说点什么、教育点什么、煽动情绪的居多。
《致贱人》、《致low逼》、《有时候我希望我父母去死》类似这种,单单是看题目都让人心里一颤,但是就是阅读爆款。大概这些激发了人们心中的邪恶小人,让大家觉得,原来小小的偶尔的邪恶并不是是什么坏事,原来人人都一样,至少十万人一样,都有如此大的仇恨在心中埋伏着。
我也想写!但是我真的不敢也不会啊;毕竟写东西讲究我手写我心,虽然也会有违心的时候。这我太有深刻体会了,广告文案,动不动感受这个感受那个,就单看着一张图片,胡编乱造起来,吹的不到位,客户还得骂你。你这几句话不是在说我们产品的不好吗?究竟是什么洞察让你产出这样的文字,删了。
“我这是客观评价呀”
“那你最好清楚你自己的立场,你不是测评者;你就是我们的吹嘘者”
看看蚂蚁花呗,和工资卡上的钱。也不敢说什么,违心就违心起来。
但是迷蒙们作为自媒体都那么大,那么有影响力了;还不能我手写我心,说点儿真话吗!鲁迅的精神真是一丁点儿都没感染;或许也并不全是这样,可能自媒体写文章和真正的文学创作不同,你得就是说一些观众老爷们愿意听的,黄、暴力、流血(这些词不知道能不能发出去)即使大家明面上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余秀华出圈的那首诗的题目可是叫《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我写不出来,可能是自己没有那种基因和天赋;杜蕾斯文案大行其道的那个夏天,甚至连机油也要变得暧昧。我还记得自己硬着头皮,搜了一堆不太合自己胃口的文案,满脸通红的胡乱凑出来的文字发出去之后,老板又换了个文案继续完成客户的需求。
那天回家的路上很沮丧,我想我可能短期内都不会写公众号了,这种有冲击力,吸引眼球的东西我不擅长,也不喜欢欺骗自己说一些大道理,我就是不咸不淡,还带点穷酸的文艺范,不会制造爆款。
那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写这个公众号呢
第一当然是小说写完了,心里暂时了无牵挂;第二其实是最重要的,觉得从心底终于找到一个平衡觉得敢提笔可以写一些不觉得是欺骗自己,也不觉得是哗众取宠好为人师的文字。第三还有一个不那么纯正的私心,开始做内容分享了主要就是做短视频,希望这里像一个开放式厨房供大家参观,我们如何把每一个概念选题变成可以呈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