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美味的汤引领孩子艺术启蒙共读一个分享与感恩的美丽故事?
用食物来表达爱,是从姥姥、奶奶开始,再到妈妈,然后到自己成为母亲,再传承下来的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方式。
在记忆中,每当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姥姥就会早早泡上糯米,买来粽叶,拌好馅,包好一串串的粽子,然后让我跑腿,挨家挨户地给邻居们送去。

我每次给邻居们送完粽子的时候,邻居们都抓住想撒腿就跑的我,给我塞上回赠的糖果、花生、瓜子,或者是她们自己家里种的蔬菜瓜果。
记忆中的这个情景,和精美绘本《谢谢您,阿嬷》中的画面是多么相像啊!

在绘本《谢谢您,阿嬷》中,阿嬷炖了一大锅汤,汤的美味香气吸引了包括孩子、出租车司机、警察等等一大些人。
阿嬷大方的给每一个闻着汤的香味走进她家的人都盛了一碗汤,但是,等到阿嬷自己想喝汤的时候,锅里的汤已经分完了。
这时,门铃又响了,是那些尝过炖汤的客人都来了!
阿嬷很抱歉的说:“已经没有炖汤了,没办法再分享给你们了!”
小男孩说:“阿嬷,别担心,我们不是来喝炖汤的,我们是要给您送东西呢!”
女警察准备了新鲜的蔬菜沙拉,市长捧着油亮酥脆的烤鸡,烘焙师烤了各式各样的甜点,小男孩则递给阿嬷一个红色的信封。
阿嬷虽然失去了她的一锅汤,但是她的心却被温暖的爱与幸福填满!

《谢谢您,阿嬷》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作者欧吉.莫拉生活中强大的女性榜样,原文名是“Omu”(发音接近“阿——嬷”)在她父母的母语伊博语中意为“女王”,在本书中指的是她的祖母。
而书中的“阿嬷”,就像我们脑海中乐善好施、乐于分享的奶奶和姥姥。
欧吉·莫拉,是一位拥有尼日利亚文化背景的画家。她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长大,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
《谢谢您,阿嬷》是她的第一本图画书,首次亮相便为她赢得了素有“绘本奥斯卡”之称的凯迪克大奖银奖。

同时,《谢谢您,阿嬷》这本书也获得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学校图书馆杂志》、《号角》、《书单》、《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的年度好书15项奖项殊荣。
这本书由资深儿童文学作家 、“花婆婆”方素珍倾力翻译。

在《谢谢您,阿嬷》整本书中,欧吉.莫拉将她擅长用缤纷色彩、图案化和大胆而创新的剪贴画拼接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莫拉用一片有多种颜色的花布来表现阿嬷炖的美味的汤。
而汤的香味则用白色的一抹丝带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实像化,让原本看不见的味道显得更加浓郁,飘溢在社区间,贯穿于整个故事。
作为前后呼应,最后小男孩送给阿嬷的感谢信的信封也是用的和前面那锅汤同样风格的花布。
我们在陪伴孩子读这本绘本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专注被明亮鲜艳色彩吸引的同时,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细节。
当孩子看到最后的画面中堆积的礼物中那个花布贺卡,联想到在绘本的最开头,阿嬷炖的汤的花布样子,直接让孩子翻到绘本的前面部分,在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的同时,也启发孩子去体会一个故事的前后连贯与首尾呼应。

作者欧吉.莫拉在不画画的时候,喜欢在厨房里照着祖母的食谱做烹饪。
在《谢谢您,阿嬷》绘本中,莫拉把这一传统故事,从分享和感恩的角度切入,将“分享与感恩”这一概念化的情感传递,变成了可以帮助孩子很直观地去体会和懂得:
如何用具体的方法?怎么样去做?才能成为“分享与感恩”这一美好循环中的一分子?
莫拉用流畅而富有童趣的叙述手法,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埋下伏笔,带着“阿嬷的汤都分完了,她自己没有汤喝了怎么办?”的疑问,最后引出结局,让孩子在读绘本的过程中,读出人与人之间善意的关怀,体会到分享与感恩回馈的幸福感。
爱与付出,是人间最朴素真挚的情感;而每一份爱与付出都将有温情的回报。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谢谢您,阿嬷》的时候,一定也会回忆起那些带着爱的食物和幸福的味道吧。
其实,我们不需要去等待和寻找像阿嬷这样的人,因为我们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像阿嬷和邻居们那样乐于分享和懂得感恩回馈的人啊!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悠一格”,我们一起探讨和分享育儿路上的感悟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