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管瘤检测
日常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朋友拿着体检报告,说B超发现肝脏一个高回声肿物,提示血管瘤可能性大,问需不需要处理,非常紧张和担心。在这之前,你可能无任何明显不适,检查后却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其实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部疾病,肝脏血管瘤为人体良性肿瘤,肝脏血管瘤非常多见,从儿童到成人检出率最高,婴幼儿检出率低可能与就诊几率少有关,肝血管瘤有遗传倾向。由于组织学上可见海绵状血管间隙,故又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为0.4%~20%。临床上60%~80%肝血管瘤患者在30-50岁之间,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目前肝血管瘤的病因尚不清楚,考虑为先天的血管畸形可能。
肝血管瘤病理上分硬化性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增生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原因基本上与血管的生长发育畸形有关,到底怎么造成的发育畸形,机理仍不明了。
肝脏血管瘤单发比较多,多发也非罕见。瘤体有大有小,超声基本上都能做出正确诊断。肝脏血管瘤绝大部分是安全的,因为一般是生长缓慢,或一生没什么变化,所以不用过多担心这样的疾病,但并非都是安全的,有的需要积极治疗,有的需要密切观察。怎么合理监测呢?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临床表现,主要靠影像学诊断。B 超是肝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小肝血管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强回声占位,较大肝血管瘤则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杂乱、强弱不均。在无肝恶性肿瘤和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中,B超就可以做出肝血管瘤诊断和监测。如若诊断已确定为血管瘤,需要定期如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就可以了。
1、小的血管瘤,且位于肝脏内部的比较安全。小于3cm,位置较深,这就不用过于担心,每年检查一次或几年查一次都可以。
但注意点是:如果长大明显就应该积极治疗了。
2、肿瘤虽然比较小,但位于肝脏表面的被膜下,这就应该小心了,除定期检查外,平时也要预防暴力性撞击,预防破裂出血。
一般要求:小于1cm的比较安全,每年查一次就行;2~3cm的半年查一次较好,或至少一年查一次,一见长大必须治疗。
3、4~5cm的血管瘤,单发且位于肝脏深部,长期观察无变化,无症状,也是安全的,每年一次检查就行,如果回声、大小发生了变化,必须积极治疗。
4、大于5cm以上的血管瘤,无论处于什么位置,建议都应该积极治疗。
理由是:容易破裂、一般会有症状、极少一部分血管瘤也会恶变,所以积极治疗是比较正确的。
肝脏血管瘤绝大部分都是安全的,只要认清自己肝脏血管瘤的情况,正确利用超声监测,就能发现它的变化,避免它对身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