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日剧
追剧,当代人消磨时间、放松精神的绝佳途径之一,全年龄段适用,童叟无欺。中、日、韩、泰、英、美,六大剧圈总有一款适合你!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剧圈自然难逃其外,就像江湖上流传的,看英美的瞧不起追日韩的,追日韩的瞧不起看国产的(泰剧:我不配拥有姓名吗!)。其实,同为追剧人,相煎何太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影视作品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用心与敷衍,精良与粗糙之分。
韩剧恋爱小能手,泰剧沙雕尺度大,英美口重逼格高,国产编剧总挨骂。不同国家的剧用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征服了一批又一批忠实观众,那么日剧呢?日剧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日剧呢?
一针见血的台词
日剧中出名的金句简直不要太多,随便一截就是高赞的朋友圈配图、桌面背景和个人主页封面。

今天这个世界也是充满渣滓的一天啊!消极的言论,不屑的态度,反而能让人从中汲取面对生活的勇气。
吐吐槽清理一下内心的不满,无论社会大环境如何,我们绝不能做乌烟瘴气中的一团气。

谁说直面困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软弱也未尝不可,因为人类本就是脆弱的生物啊!
暂时的退缩实则是自己同自己做斗争,为了积蓄更多力量的逃避,有什么好丢脸!

如果问你心仪的最佳伴侣是什么样子的,温柔体贴、耐心倾听、有担当等等,这些应该是命中率很高的形容吧,但日剧主人公的嘴里总能说出跳出常规答案却又让人深以为然的话来。
能够给出这样答案的人一定是对生活细心留意的人吧,所以一句简单的话也能产生神奇的治愈效果。

有时候,自恋是精神胜利的不二法宝。

和“逃避可耻但有用”异曲同工,日剧里多得是这种一句话噎死别人,好气哦,却又无可反驳的大实话呢~



醍醐灌顶的警醒之语,反复咀嚼的生活哲理,朴实细腻的日常对话…那些在你嘴边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的想法,编剧借主角之口,一一为你呈现。此时此刻,这些话一定静静的躺在很多人的备忘录中,或一字一字被誊写在心爱的小本本上吧。
热血难凉的主题
奔跑——日剧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忽略霓虹国打车很贵这件事)。
开心时跑得像一串轻快的音符,主人公雀跃的心情会随着晃动的镜头流淌到我们心里。

不开心时用尽全力奔跑,将生活的苦闷、工作学习的压力、成长的烦恼,统统透过浸湿衣衫的汗水宣泄出来,昨日之日不可留,把所有的不开心狠狠甩在身后。

没说出口的喜欢,来不及传达的歉意,拼命想挽回的过去,满怀期望的未来…
每一次幡然醒悟的奔跑,都是唤醒生命张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与主人公产生强烈共鸣的过程。

加速的心跳、手心的薄汗就是传递我们与剧中人物之间情感的纽带,无论他们追没追上那个起跑的理由,到没到达预想的终点,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希望的信念,澎湃着我们的心情,沸腾着我们的血液,点燃着我们的热情,那一刻,我们的心深深印在奔跑的身影上,我们就是奔跑着的人。
贴近现实的剧情
没有动辄五六十集的体量,没有故事推进全靠工具人制造各种巧合的编排,更没有把观众智商摔在地上疯狂碾压的剧情。
日剧当然也不会部部都好看,但我们总能通过细枝末节感受到一部剧背后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与诚意。
将热议的社会现象艺术加工后,通过影视作品赤裸裸的展现给观众,取之于生活,用之于反思。高能的辩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转,不留情面的揭露,这才是爽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细节满分,剖析就在我们身边却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想我们所想,解我们所惑,言我们所表达不出或羞于表达的窘境。
关于工作:《我要准时下班》

工作才不是人生的全部,人人都懂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想明白,就算人人都能想明白,也不代表人人都能真正做到。

天下苦加班久矣!当代社畜有多少人能逃过996的魔咒?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成为了心照不宣的隐形合同条款,而准时下班竟成了奢望?
加班加到麻木的你,能换几个调休就已然知足,申请加班费反而成了不知餍足。尤其在特殊时期,猛增的失业率让哪个敢轻易和公司说个“歇”字?

“我要准时下班”难以启齿,但因长时间无法放松休息而患上的疾病却不会“羞于上门”。
颈椎病、腱鞘炎、过劳肥…这些“小毛病”已经常见得让你选择直接忽视,可谁能真的不在意?不过是没有闲暇去理会罢了。

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我们付出了太多,甚至健康的代价,这些一定不会是我们想要的工作与生活,但有几个人能像剧中主人公那样向加班勇敢说不呢?
关于人际氛围:《凪的新生活》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是群居动物,很难脱离他人独立生存。社交小能手乐在其中如鱼得水,而社恐症患者身陷其中难以喘息。

为了让自己显得合群,你点过多少次礼貌性的头,去参加过多少不情愿的聚餐,硬聊过多少丝毫不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分分秒秒察言观色,只为了不打破处于平衡点的“轻松”氛围,终于我们用笑僵了的嘴角亲手将自己推向窒息的边缘。

直击痛点,让观众在众生相中找到自己的样子,一向是日剧的拿手好戏。如此贴近现实的剧情,一方面让我们对都市生活的虚伪心有戚戚,另一方面又用主人公如水一般平静却有力量的改变温暖治愈我们。
关于性骚扰:《Unnatural》

上面这段话请熟读并背诵!
关于校园霸凌:《Unnatural》&《临床犯罪学者火村英生的推理》

近两年,校园霸凌事件一件接一件被踢爆,引发全民关注。这还只是被媒体爆出来的,那没被爆出来的又有多少?
让人气恼震惊的是,施暴者依仗未成年人的身份肆无忌惮,霸凌手段越发猖獗;让人愤懑不平的是,大多案件随着讨论热度降低,有关部门给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罚便不了了之。

“他还是个孩子”,“从宽从轻”…类似话语就是未成年施暴者犯罪后的挡箭牌。
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保护孩子们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而不该保护披着年幼外衣的魔鬼们怎样免于受罚!
对施暴者的宽大处理,就是对受害人最大的羞辱与不公!

《Unnatural》其中一集就是讲一个学生遭受霸凌致死,另一个学生准备以自己的死亡为代价引起人们对该事件的关注。
可遗憾的现实真相往往是,活着的施暴者改头换面开启新的生活,而受害者的生命永永远远留在了被害的那一刻(或者精神伤害伴随终生)。

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某些需要“保护“的孩子们依旧会继续钻法律的空子,但即使如此,还是想跟不幸遭受欺凌与迫害的孩子们说,要相信正义的力量,勇敢的说出真相寻求保护,企图牺牲自己来惩戒恶人的方法绝不可取!
关于正义:《Legal high》

古美门研介,头脑清醒、喋喋不休的金句王!以损人为乐趣,以不败的战绩为目标,毒舌的背后隐藏着看透生活本质的有趣灵魂。

毫不留情的戳穿人们口中正义的真实面貌,怼得你毫无招架之力。

清醒的认识到民众对公共事件狂热的态度与偏激的言论,其实很多时候是他们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在了“既定恶人”身上。
没有依据的判断,不过是跟风挑起的情绪罢了,人们需要一个投射情绪的靶子,至于真相有谁真的深究在意。

所以多数人并非就是正义良善之人,自私与虚伪乃人性本源,被扒开道德外衣的民众面对暴露在阳光下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真实恶意,无力反驳。
面面俱到的题材
恋爱甜宠撒狗粮、沙雕搞笑欢乐多、悬疑推理神反转,特殊职业一箩筐。
日剧,特别是职场剧,擅长用高清的镜头把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少数派带到大众视野,剧里是一个个安排合理的矛盾冲突,剧外是针对职业、现实、态度的深刻探讨。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
日剧一大神奇技能——化一锅油腻腻的鸡汤为一饮而尽的热血!

梦想在时尚编辑部大展宏图的悦子意外被招进了校对部,在不喜欢的岗位上做着枯燥的工作,这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你我的故事。
把热爱变成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无疑是幸福的,但若不能该怎么办?悦子为大家分享了一个高分答案。
要想元气满满,首先穿得好看(说整部剧是十元的穿搭教程也不为过)!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有谁不喜欢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人呢?认真捯饬自己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每天像有人欠你钱一样的去上班,还是充满活力的去上班,你选择吧。

无论喜不喜欢,认真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实地考察自己校对过程中不确定的事情。

出现纰漏绝不甩锅,主动担起责任,诚恳致歉并作出补救。

没有当代职场的勾心斗角,没有同事关系的风云变化,用整部剧讲一个普通人如何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简单得有些无聊的剧情,却让我们更有代入感。
无论从事的是否是自己最理想的工作,都要全力以赴,这样才能离想到达的终点更进一步。

话说每看完一集都感觉自己得到了升华,恨不得立刻去写两篇稿!

《卖房子的女人》
剧名劝退指数五颗星。
看之前:什么玩意... 看之后:嘿嘿,真香!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 嚯,好大的口气!
可当你看到主人公三轩家万智迅速洞悉客户需求的能力和逆天的销售能力后,再看这句话就会瞬间被她的专业与行动力折服。

鼓风机助攻出的强大气场+夸张的面部表情,洗脑的画面非但不显浮夸,反而贴近主人公不卖出去房子不罢休的性格特征。

对旁人严格,对自己更苛刻,行为举止奇怪,也从不解释,是呢,有啥好问的,问就是为了卖房!

为了卖急于脱手的房子,跟踪、调查、留意细枝末节,看似有些无所不用其极,实际上为了客户能买到最适合的房子费尽心思。
曾流落街头,睡过公园长椅的她比旁人更明白“家”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除了挣钱,她对卖房子有更深层的执念,她要卖给客户不仅是一间房子,更是可以安放心灵的家。

《Good Doctor善良医生》
冲着山崎贤人的颜进去,被狂戳泪点哭着出来。

翻拍剧多容易垮台,受国产翻拍剧摧残已久的广大观众最有发言权;医疗剧多容易出无脑bug,看惯国产各类电视剧中医疗骚操作的观众们也深有体会。
而这部日版《善良医生》,继韩、美之后再度演绎,不单拿到了仅次于美版一、二季,高于原版的不俗成绩,更成为了当年的一颗重磅催泪弹。

发生在医院的故事最容易触及生死,这样的设定下天才医生临危不乱,新进住院医师几经磨砺成长为中坚力量,再加两条感情线,标配齐活!
而《善良医生》颠覆以往套路,让主角不仅是救治病患的医者,也是一名“患者”。

新堂凑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空间认知能力,但却是有交流障碍的自闭症患者。
这样的人放在现实生活中也可想而知,人们不会因为他某方面卓越的才能而信任他,只会因他的“异常”而冷眼相待。
庆幸的是,病人家属的不信任,领导同事的打压排挤,并没让善良的凑动摇救治孩子们的信念。

因为年少时哥哥意外离世而立志做一名小儿外科医生的凑, 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长大,不要重蹈哥哥的悲剧。

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生手术失败后自信崩塌再重建的过程,职业肩负的使命,每一集故事都是对人生的又一次思考。

远离喧嚣的宁静
日剧中的美食剧,绝对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在繁华的都市中生活了太久,为忙碌的工作奔波了多年,这时才会想起,安安静静享受自己的小天地是多么奢侈,原来做饭、吃饭、睡觉本身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不开心的时候就去吃顿好吃的吧,被领导批评了就去吃顿平时舍不得吃的美食吧,毕竟吃饱了才有力量继续前进!


淡淡的配乐,淡淡的氛围,淡淡的对话,感谢这些淡淡的东西让我们在喧嚣中享受片刻安宁,也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喜欢看日剧?答案就在我们每一声笑里,每一滴泪里,以及每一次对人性的思考里。

看日剧时,能真切感受到整个创作团队想通过作品与我们沟通交流的愿望,站在不同角度一起探讨实事生活,引发大众多元化思考。而不是像某些剧作一样,把我们当傻瓜,任由编剧导演侮辱我们的智商!

日剧坦率而直白的撕开人性的丑恶与阴暗的伤疤,不美好,但却拥有反向治愈的力量,就像树一样,越是向往光明,越扎根于黑暗。
像日剧中奋斗的主人公们一样鼓起勇气面对充满挑战的生活吧!哪怕它把我们摁在地上反复摩擦,也要看到明天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