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抵科目小记
一、概念:
1.含义:备抵账户称“抵减账户”。主要是为了计算相应被调整的账户的净额而存在的。
2.特点: ①与被调整账户余额方向正好相反,如固定资产账户(被调整账户)余额在借方,累计折旧账户(备抵账户)余额就在贷方;本年利润(被调整账户)余额在贷方,利润分配(备抵账户)余额就在借方。 ②与被调整账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③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备抵附加调整账户是既用来抵减又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当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调整账户的余额的方向相反时,属于备抵账户;当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调整账户的余额的方向相同时,属于附加账户。如: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成本差异”是“原材料”的备抵附加账户。公式表示: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备抵附加调整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备抵附加调整账户包括“材料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等账户,其被调整账户分别为“原材料”和“库存商品”账户,“利润分配”账户也可视为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3.分类:按被调整账户的性质和内容,又可分为资产类备抵账户和权益类备抵账户两类。
二、资产类备抵账户:
1.含义:用来抵减某一资产的数额,以求得该资产账户实有数额的账户。包括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商品进销差价、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 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的备抵科目 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备抵科目 3)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的备抵科目。 4)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的备抵科目;指股份制企业在对短期投资的投资成本期末计价时,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所产生的结果。反映企业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短期投资的市场价值。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企业在每年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将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的市价与其成本进行比较,而决定借记科目,贷记科目形式的方式。 5)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备抵科目。反映原材料的历史成本以及市价成本,在期末对存货的计价所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使资产接近市场价值,促进有效利用。 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7)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 8)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的备抵科目 9)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的备抵科目 10) 未实现融资收益:长期应收款的备抵科目 11) 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的备抵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科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 12) 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备抵科目 1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备抵科目 14)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的备抵科目 15) 工程物资减值准备:工程物资的备抵科目 16) 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未担保余值的备抵科目 17)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备抵科目 18) 商誉减值准备:商誉的备抵科目 19) 材料成本差异:在计划成本核算法下,是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入帐)的备抵科目,两者之和是材料的实际成本。
常见备抵科目:坏账准备。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2.会计处理,以累计折旧示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3)收回坏账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4)以后各期计提或冲减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三、所有者权益备抵账户
用来抵减某一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以求得所有者权益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如利润分配账户就是本年利润账户的备抵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