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食的记忆
食物被追溯为回忆必然有它的历程,虽然口味不能或缺,但时间起了关键,不然,任何一种食物恐怕难以构成情感。
我在高中时候谈过一个隔壁大学的学姐,因为隔得近,她常带我到学院里头转悠。有次比较神秘地说要带我喝好喝的奶茶,在他们学院后街。时隔多年,我对当时的口味没有感觉了,只记得上面有奥利奥,好喝。当时她说,这种奶茶第一次喝就好喝,第二次就没那么好喝了。我第二次去的时候也感觉确实如此。
一四年我在新干线跳舞,傍晚下完课就和朋友去药王街吃黄焖鸡,每次加两块钱点两碗饭,中辣,辣得嘴巴通红额头冒汗的时候就灌冰镇的雪碧或者可乐。由于吃过多次,这种口味我还记得,辣,鲜,汤浇饭时总觉得饭还不够。老板说是湖南的总店,后来不晓得关门还是转地方了,我在长沙自此没吃到更好的黄焖鸡米饭。
也是一四年,我住在河西,渔湾市一家小的门面挂牌‘帅哥臭豆腐’,帅哥还小,主理人是他的母亲。便宜,现炸,浇上简单的葱蒜辣椒汁,香脆又干净。我也喜欢去八一桥吃‘下岗牌’的臭豆腐,我认为这是长沙最好的。但这个下岗牌永远不会下岗,他在八一桥下卖了24年,把技术也传给了他的下一辈。都正街他儿子的臭豆腐没有八一桥他现炸的好,传授不到位。而这个帅哥臭豆腐只卖了四五个月,我对此怀念。
白沙路有两家饺子馆,一家在白沙古井对头,一家离星电宾馆不远。白沙古井店的卖蒸饺,口味不如桂花树街朝阳饺子馆。后家星电宾馆是我来长沙吃的最早一家饺子,半夜要了两瓶啤酒,一碟花生米,蘸饺子的辣椒油让我记忆犹新,特别辣。
我有时手里有书就不去书店,因为书店要坐在地上,而长沙市图书馆也是近几年刚建的事,省图书馆则比较破旧。我在很多时间去星巴克看书,虽然嘈杂但至少有个坐处。有回女友和她现任男友坐在我十米远的对面,我没有发现,后来晚上给我发信息说看到了我,尴尬的很。我认为星巴克的咖啡并不好喝,也不觉得拍星巴克的杯子有什么优越感,在同样品质下的咖啡我觉得仟吉更好,还要便宜一半。我有一次喝过真正好的咖啡是在贺龙体育馆,Be Lived比例咖啡。它的量太少,只适合品不适合饮,但如果有钱,我愿意常去。
关于擂茶,我知道它的来历大概是解渴充饥,不需要多少功夫就有汤渣这么一个过程,但好吃是真的。我在西湖公园吃过,没开了,锦泰广场吃过两次,也没开了。目前知晓的有桂花公园旁边桃花江擂茶馆,偶尔去。
光脑壳家菜馆。在乐和城对面的小巷巷里,导航难以找到,但他的火爆程度让人很难想象就是为了去吃个饭。苍蝇馆,几张桌子摆在路边,人排队等着别人吃完,口味不惊艳。在这里能感受到市井气息,七八十年代的小巷弄、厨房里烟雾缭绕。大火爆炒,光脑壳拿毛巾不时往额头上擦汗。口味馆去过湘春酒家,柳胖子,铁胖子,没什么印象。
粉店,虽然我很久没吃早餐了,但也特意去过公交新村粉店,矮子粉店,刘百味粉馆。这种地方去一次就好,人多,口味可以,但为了吃粉不值得。
最后说说烤鸭,永祥店的北京片皮烤鸭。皮脆,吃半只都不腻,关键吃完还有满足感。烤鸭这种东西不是南方产物,能在南方吃到还会去吃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