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学习笔记05
本节标题 “品位:如何全面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给出了三步阅读法。
1. 要从阅读“正统”文献或者作品开始。所谓“正统”,是指在那个领域或者行业里被主流认可的。正统的东西不一定正确,事实上过去认为是正统的观点,今天大部分都被证明不准确,被修正了。但是我们依然要从当下正统的观点入手,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基准线。后来的阅读,都是在基准线上做修改。基准线思维,是个很有用的方法论。也许你觉得这些经典,啃起来太费劲。但是如果你这么想就不一样了:建立知识体系这件事的成本其实不是花钱多少,主要是要考虑时间成本和收益比。无论是对已知的还是未知的领域,建立知识体系从正统的观点出发,恰恰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比如:教科书,尤其是中美两国普遍采用的教科书。当然也可以学习名牌大学开的MOOC课程,包括听得到上的通识课。当然,这些只是让我们站在了一根基准线上,远没有能构建出知识体系,更何况很多正统的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了。那要怎么对基准线进行修正呢?
2.读权威的综述文章:所谓综述文章,基本上会把一个领域最近十年的成就概括了。比如我了解世界上最新的研究进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综述类文章。科学类读著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医学进展,看美国医学会的《展望(Perspectives)》在线杂志。工程类看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频谱(Spectrum)》杂志。如果对某一类知识感兴趣,这一类综述文章读5篇左右,就有大致的了解了。虽然到不了科研的水平,但已经有足够的判断力,别人想忽悠我就很难了。要有效地建立起知识体系,这是捷径。走正统道路的好处在于,便于和专业人士交流。这一点很重要。
3.读一些有趣的专著。今天的学者发表的学术论著,大部分是专著。既然是专著,讨论的课题范围一般都比较窄,而且观点会非常鲜明,甚至偏激。注意,鲜明而且有新意的观点并不等于正确,有时恰好相反。在专业领域,常常只有不同的声音,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人云亦云是没人听的。因此,在读这些书之前,我们需要对正统的知识有所了解,不要把标新立异当作主流意见。很多人对历史感兴趣,今天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历史通俗读物,比如《人类简史》《丝绸之路》等等。这些书的观点都有新意,但很多只是一家之言,你如果没有对人类的早期的历史,或者欧亚大陆的历史有所了解,很容易被误导。但如果你有了对于历史的基准线,它们对你的帮助就很大。
简单来说,通过阅读教材来建立基线,通过权威综述来修正基线,通过有趣的专著来了解不同的声音。
© 本文版权归 Jalelelel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