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怀念童年》
经常回想,但是很少怀念。
小时候有小时候的好,长大了,有长大了的好。以长大了之后遇见的苦恼、烦扰,对比童年的无忧无虑,这是不太公平的,也没什么意义。
小学三年级,一个下午,我去上体育课。我记得那会儿班级里有订酸奶的活动,我也订了一份。课间,拿到酸奶,没舍得喝,拿着去上体育课,放在操场旁边的花坛上,预备着下了课畅饮一番。做完广播体操,跑完步,自由活动,我去了个厕所,回来玩了一会儿沙子就下课了,于是就跑去拿酸奶。到了花坛边儿上,空空如也,酸奶不翼而飞。我急得跺脚,到处找,终于,看见我们班一个最胖的同学,手里拿着我的那盒酸奶。当时的我看他,实在太庞大了,甚至感觉他一个人进教室门,其他同学都难以从他身旁的缝隙里钻进教室。我走过去,对他说这是我的酸奶,要他还我。那个大胖子翻了个白眼儿,说:“这是我捡的,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说完,他捏着那盒酸奶,一口就挤进了肚里,连咽都没咽,就抬手把盒子递给我:“我留了点,咱俩一人一半。”
我当然没伸手去接,而是愤怒地跑开了。其实心里很想揍他,但小时候我羸弱瘦小,根本不可能打得赢。走在回家路上,我脑海里想象了很多次我与那个大胖子打架的情形,唯一比较满意的是这样一个画面:我两腿骑在他肩上,双拳不停地砸他的头,有点像武松打虎那种感觉。尽管想了一路我如何胖揍他,但是为这事,我心里愤愤不平,一直到晚上写完作业躺在床上,还在懊恼。
类似的事儿,太多了。考试成绩差、家长会、奖状、和同学吵架等等。在今天看来,这些当然都不值一提,甚至是笑话。但是,对当时的我而言,这可真是天大的事了,连上学放学路上,都得耷拉着脑袋,一边磨磨蹭蹭走,一边在脑袋里转悠。如今我已几乎体会不到当时的心情了,只是在记忆层面、理性层面,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我是在说,儿时也有儿时的惶恐、忧虑、不知所措,甚至不会像现在这样表达,不知该和谁表达。等价对比来看,这些情绪在当时产生的负面效果,可一点都不比成年后的烦恼小。
世界上,有理解可言吗?
若把“理解”定义为从道理上的了解,那理解当然普遍存在了。但若把它定义为基于感同身受之上的一种懂得,那“理解”这个词儿到底是否存在,就值得怀疑。
你理解你自己吗?
撕心裂肺,爱惨了一个人,掏心掏肺地付出,还是免不了分道扬镳。这滋味,苦啊,哑巴吃黄连的苦,说都说不出来,就是形容这种感觉超过了语言的限度,是无法向他人准确表达出来的。一年两年之后,五年十年之后呢?都知道喝茶有回甘,茶咽下去,从嗓子眼儿里泛上来一股清甜,只有舌根子有淡淡的感觉。苦也一样,有“回涩”。不可能再像刚分手那会儿一样情难自已号啕大哭,天天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但是把记忆拉回到当初,还能略微尝出来一点苦涩。更多的,可能是感慨,是惋惜,是后悔或遗憾;也可能是风轻云淡。最终,都是记忆和理性带给人的一种认知——回首那阵子可真不容易,实在太苦了。至于到底怎么苦、苦成什么样,唯有当时的自己能体会。过去就没了,再也没了。
既然自己和自己都没有感同身受可言,理解别人、相互理解,可能吗?那只是道理上的了解,亦或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之后,尽可能地给彼此的一点惺惺相惜之感罢了,说破大天,无非如此。我始终认为感同身受的理解,就是一种麻痹自我的错觉。
人不能孤独地存在于世界,但每个人又都是一座孤岛。也正因如此,知音难觅,知己难寻,古往今来都是话题。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茫茫人海中,要是能碰上一个半个比其他人强一点的,背灯和月就花阴,聊表心意,略诉衷肠,那是不得了的稀罕事——知己有恩啊。微斯人,吾谁与归?
鲁迅先生写: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的,楼上有两人狂笑; 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先生是文豪,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文字读起来有活泛的美感,又言简意赅。我是个学生,就想拿我的笔写我的心,既非隐私,也不是什么公然地表达。写文章是人人都可以写的,心心念念着要发表,追求公诸于众,是另一回事;论迹不论心,还是论心不论迹,看个人的理解与选择。
一世有多长?
西方人以耶稣诞生为界,划分公元前后,一世是一百年。我们传统里的一世,指三十年。后来,一生、一辈子,都叫一世。我觉得,还是佛的三世好些,过去、现在、未来。从秦始皇登基,到上一秒钟,都是过去;此刻就是现在;尚未到来的下一秒,和若干年后、千万亿年后,皆属于未来。这样看,现在是不是太短暂了?不短暂。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物质可以无限细分,时间亦如此。我始终无法说明这篇文章是在具体什么时刻写完的,能说出来的,是个约数。
许有兴趣,许无兴趣;许看,许不看。对于未来的我,过去所写的文章没有实质意义。究竟是嘲笑自己的无知、狂妄,还是感慨万千、悔不当初呢?不得而知。但以当下的眼光,或可预测某种结果。预测到了,并非高明;预测不到,不是愚笨。世殊事异,若干年后的我,还理解现在的我吗?若这篇文章,在未来化作几个字节代码,化作一点微茫难寻的数据,谁偶然翻到,谁修复整理,于我于他,是幸,还是不幸?带来了什么意义,又带去了什么意义?
我很少怀念自己的童年。经常记起,但很少怀念。好的心怀感恩,坏的尽力和解;凡属过往,皆是序章。
光阴皎洁,人不可肝肠寸断。
问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05.10 周六 阴转晴
- 05.08 周四 雨 (1人喜欢)
- 05.07 周三 阴转小雨 (1人喜欢)
- 05.02 周五 晴有大风 (1人喜欢)
- 04.26 周日 晴有大风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