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教育观
最近看了一本育儿书籍《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书中提到的一些教养内容让我不由的想起母亲对我们的教育,虽然母亲小学未毕业,但她在教育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遵循着这样的教养原则。
你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会孝顺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我记得小的时候,母亲常给我们讲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儿子,在赡养他父母的时候,总是大声呵斥老人,给老人住破旧的房子,每天只给老人吃剩饭剩粥。后来他儿子长大了,娶了媳妇,也把他赶到破房子里住,给他吃剩饭剩菜。他很生气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对他?儿子说,你以前也是这样对待奶奶的啊!母亲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你孝敬父母,你的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以后才会孝敬你。为人父母,就必须以身作则。在这一个原则上,母亲向来做得很好。奶奶还没去世以前,对母亲有多般挑剔和意见,甚至是恶言相向。但是母亲仍旧教导我们,说要尊敬爷爷奶奶孝敬爷爷奶奶。甚至在奶奶病重的时候,也是母亲一直在病床前伺候照顾,奶奶临走前哭着对母亲说对不住这些年如此对待母亲。奶奶走后,也是母亲哭得最伤心最难过。成家后的我们,虽然我和大姐不在父母身边,但也经常每周打电话给父母,大哥和小弟和父母住一起,也很孝顺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
决定孩子行为好坏的因素,不是管教的松与严,而是父母参与孩子生活的程度。小时候,母亲曾在老家旧屋门前种了四棵树,她也常常用那几棵树来教育我们,她说一个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你们现在就像这几棵小树一样,想要长成一棵挺拔的大树就必须从小引导好,浇水施肥,悉心照料,发现长歪了及时纠正。不然不管不顾就会长成歪脖子树。现在教育你们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不去打工挣钱,就是想多陪在你们身边,照顾好你们的生活,引导好你们成长。如果为了生活对你们不教不管,做错事不正确引导你们,以后就有可能会影响你们的一生。长大后,特别是在自己为人父母后,越发觉得母亲当年的教育是多么的良心用苦。对比村里的其他小孩,虽然我们几个也不算是特别的有出息,但起码都算是正直、善良和孝顺。长大后,偶尔听母亲提到老家的一些人一些事。村里有几个同龄人,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到大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成长,最后受他人影响走了歪路,父母后悔也无济于事。另外几个是父母虽然在身边,但是对于教育是不管不顾类型,小孩把邻居家的鸡抱回家,不加以制止也就算了,还帮忙一起处理。在无形中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最后导致孩子误入歧途,最终进了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