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王国—西仓
自从我放弃过年回家的这种仪式感,我便拥有了体验陕西其他三个季节的自由。
六月份的陕西我好像已经八年没有见过了。西安的气温周末已经到了38度,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感觉比空气还热。晚上一两点路上还是走着很多人。我这次待得3个陕西城市,大城小镇的夜晚,夜市上都坐满了人。
六月份也是西瓜的季节。我这个最爱西瓜的人这时候来就像老鼠进了米仓(这个比喻好像哪里不对)。
这次在西安我也趁机去了向往已久的西仓。西仓是莲湖区的一个老市场。从洒B口出来,六百米就到了。去之前的早上我又吃了一碗肉丸胡辣汤。老板给我放了半碗辣椒,我虽然嘴上说:“啊,怎么这样?!我都没有要这么多辣椒。”但还是把它吃完了。我们胡辣汤里的牛肉丸可以媲美潮汕牛肉丸。

进入西仓市场后,我先是到了一个菜市场,这里卖菜也都是摆摊。



刚到西仓东巷我就兴奋了,大家像挖煤一样的在摊位上淘衣服。款式众多,价格低廉。还有阿姨们喜欢的碎大花。好多阿姨都穿成套的花衣裳,店主也是。感觉像某种神秘组织。我这个帽子爱好者也迅速从里面淘出一顶,只要18块。上个月底买的那个立刻不香了,被塞进了包里。



西仓基本都是地摊,大家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摆的方式也很任性。你看这些秋裤,摆的还挺有艺术感。但就是不知道38度的高温要卖给谁。

卖凉席的看着就理智多了。

市场上有很多黄马甲,有的拉着饭,有的拉着饮料。有个摊主问了雪碧和啤酒的价格,啤酒三块,雪碧三块五。那个大爷想要雪碧,但是觉得太贵了。黄马甲边走边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嘛!你想想雪碧多好喝,啤酒比得上吗”?啤酒???我???

来一组摊位照










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卖电器的。这样能摆摊?!感觉给以后的小米提供了出路。





这些CD里的歌手我几乎都不认识。旁边的人向店主咨询的歌手我连名字都听不懂。所以不仅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这深渊里还去生活着一整个生态,你甚至都没听说过。



这么多金项链,就这么摆着。


这个大叔自己熬的花蜜膏。他还自制按摩油。


卖书画的爷爷

各种伟哥。

卖工具的,摆的好整齐。

你看他俩玩的多开心!

有很多卖鸟和鸟笼的。鸟的生存环境看着不太好,很可怜。



还有卖蛐蛐和蛐蛐笼的。上边有个广告单,是周围的房价。

有一些疫情期间关门的店主,把剩下的货摆摊卖。



后面我逛的心不在焉,因为有点饿。我拐到庙后街找食。吃得很多,我特别想要那个玉米。但是戴牙套的我咬不动。


最后我选择了饺子。我这个没有出息的陕西人,回家七天吃了三天饺子。但你看,在西安吃饺子你可以得到这样的蘸水。

吃饭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的好看的大爷。

吃完我在附近的巷子里溜达了一下。西安的各种巷子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其实是一个样子。

最后我去城隍庙转了一下,门上写着:人算不如天算。
有感有应。
这也差不多是我对今年上半年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