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四行书王洵《伯远帖》

《伯远帖》
《伯远帖》释文: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的代表作品,也是如今现存的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乾隆曾经在故宫之中养心殿的西暖阁,改为三希堂,专做自己的书房所用,里边收藏了不少的书法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三希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前两幅作品真迹已经不知下落,目前仅能看到的真迹便是王珣的《伯远帖》。
《伯远帖》也是中华十大行书,排行第四,此作品结合了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整个的个人风格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此时王氏和谢氏两个大的家族处于政治斗争之中,谢氏家族中的谢玄与谢安都是当时的位高权重的大臣,本身两个家族是亲家关系,当时,王珣娶了谢万的女儿,其弟王珉亦娶了谢安的女儿。虽然与谢氏结成姻亲,却互相猜嫌,后谢安更让二人离婚,王谢两家于是成了仇敌。王珣本身才华横溢且能力很高,并且平反有功,官居要职。但是谢安想把王珣赶出都城南京,王珣坚持不去。心中苦闷,加以多日的积怨。加上是伯远兄弟的一周年忌日,悲愤交加,便写下了者千古名作《伯远帖》。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