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之苏维埃政府旧址
陵水县城,解放路和中山路交叉的地方有一个讲述陵水革命的苏维埃政府旧址。是一个值得前来认真参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日的进步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往日的辉煌与困境也不能忘却。中午有一段时间是不开门的,我们到的时候快十一点半了,只能匆匆参观,有些可惜。



进门后不能一眼望到头,门口被龙凤图案遮挡住,这应是按照古时的房屋进行设计的。

虽说叫苏维埃政府旧址,但是我觉得可以称为陵水革命博物馆了。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那段历史没什么印象,尽管知道那个艰难的时代,但相比于知名历史事件,海南岛上陵水的革命不起眼,不广为人知,但没有人能否定他的价值。
陵水县现在是黎族自治县,本地居民主要是黎族人民,当年的起义和革命是黎汉人民共同进行的。在大时代的革命背景下,琼州岛上吹来了变革之风,开启了近代人民的觉醒。进步青年们最早接触到了新时代新思想,让波及全国的改革在岛上落地生根。


起初反抗的目的也许没有卫国,只有保家,陵水人民打响了对反动派的第一枪,从开始凭着一腔热血,到逐步有了正式的组织,人民群众成为了反抗战斗的中坚力量。




陵水是主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进行了多次大的战役,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




我看到了很多经常路过的地名,如今的这些地方不算繁华,历史上确是重要的地点,比如藤桥,榆林。

我不知道那个年代是什么样的,只能靠书本,影视等途径进行了解和想象,逛博物馆也是一个好的途径,参观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内心激动的情绪,仿佛自己置身其中,一起在参与斗争。


二楼对黄振士烈士进行了详细介绍,清光绪二十一年,黄振士出生在一个黎族峒主家庭,取名黄福生,光绪二十九年,八岁的黄振士进入陵水同仁学堂开始学习,后民国二年到琼崖中学学习,民国八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广东高等师范学院,后进入广东大学文学院深造,在不断的求学过程中,他开拓了眼界,见识到了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接触到了正在茁壮成长的革命思想。此后他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返回琼崖开展革命,领导革命,为海南岛的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有好的起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最终选择了顺应时代的革命,并将自己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当年的革命人只有大刀和土枪,靠着热血,靠着团结一心,靠着信念艰难的胜利。


走出旧址,回到现实生活中,外面阳光灿烂。许多年前,也是这样的烈日炎炎,也是在这片土地,一群人为时代的进步奉献生命,挥洒热血。

今日的我们对陵水只知道陵水酸粉,南湾猴岛,房产占据的海湾,还有高产的农田果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