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
今天又清理了一些要卖掉的书,初中历史书和高中习题册,因为等把学校的书籍资料搬回后,家里实在没地方能放了。就这样,好像高中毕业会卖掉初中的书,大学毕业会卖掉高中的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大学的书和考研教材都要被扔掉。在清理废旧书本时,我脑海里一直在想“断舍离”这个词。不论是一堆物品或是一段关系,好像都很难做到这点。顺着思绪又想起了,昨天蒋勋先生讲的,柳湘莲,那位眉清目秀的天涯行客。没有什么东西是他放不下的,像一阵风来了便走。而贾宝玉却是倚个极其留恋温存的,非常温暖的男孩。重情的尽头是薄情,所以这位开辟鸿蒙的情种,亦终走上自己的度化之路。
在做出去上海读研的决定前,咨询过许多人,两方意见各执己词,在熬过许多个无眠之夜后,终于能让那些所有的悔恨、委屈、不甘、怯懦,在名义上与我做一个了断。这个决定是我进行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我想告诉自己,其实我并不是在逃避二战。因为我对我未来两年多的路,有多艰辛,我已做好预设。实际上,也不能说自己在逃避些什么吧,规避风险、在二难困境中作出更佳选择是人的本能,只是这个“最佳选择”,尚不可早早下定论。如果真说逃避,也可以说我欲二战是为了逃避读研期间的工作和食宿的压力。
就好比,当初的我没有勇气选择汉语言文学,我却始终归因于亲人的强迫。可是那时选择也是我自己做的,我害怕自己荒废了自己仅有的一点兴趣,手无寸铁地站在优秀的人群中,成为一个庸碌的人;我认真地考虑了学习一门技能对我未来的工作来说是有益的;在大一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后,我毅然决定不换专业了。从本科财管,考研跨考到图情,又调剂回会计专硕,或许也是某种“缘分”。
在面试时,考官问了我两个问题,值得我深思:一、你本科是财管,跨考了图情,为什么又决定读会计?二、在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听从他人的建议中,你如何抉择?
再者说了,真的不要和自己较劲了,承认自己的胆怯也不是难如登天的事。普通人,孰能无过呢。我无法判断,以我不扎实的数逻思维、明年高校的报录比,我的分数取决于临场发挥的可能性比较大。更不用提我那突如其来的情绪,高压下的反抑郁行为。或许一切反常行径都在提醒我该适可而止,健康是最重要的,为了身体和心灵的轻盈,我需要转换思考角度,那颗为了世俗功利而灼热的心请静下来,
从去年七月起,负面情绪如海浪似的扑向我。在进暑期集训营前,我已经很焦虑了,无非是担心自己落于人后,认为自己实力欠佳,月考的第一名再也不会有,对高强度的知识输入持有恐惧心理。七月初到七月底,身体机能开始有些小小的不适。开始腹泻、发烧,记忆犹新的是七月中旬入营考试,前一天晚上肚子绞痛到12点多,差一点打电话让老师送我去医院。第二天背对空调,边腹痛发烧边考试,结果那次成绩差强人意,英语低调地考了第一,总成绩倒成了集训40天来最好的一次。更不必说被朋友背叛、在食堂被偷饭卡、从楼梯上摔淤青的腿,遇到了对我造成羁绊的人。
那时很多数学题都不会写,逻辑错成汪洋大海,却对择校尚无概念,对自己也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只觉我是要跨考的人,无需去争那些财经类院校,我报的学校会统一划线,一志愿不成也可调剂,所以亦不用低就。如今想来,那时的自己,头脑真挺简单的。
去年度过了一个压抑和纠缠的秋天,每天的心绪都让我倍感纠结和懊悔,就像心里有个盛不满痛苦的无底洞。我一直试图做一个尊重知识的人,一心一意地刷题,通过逻辑和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理论知识用以实践中。但每每我走神后的一分钟,都会为虚度前一分钟而耻辱,每当我晚睡和完不成当日的任务清单时,都会在潜意识里否定自己。我好像彻底陷入自己的世界了,无视且否定他人对我的赞许,看不见自己的长处。原来是那时太累了,疲惫过度而寻求情绪发泄的出口,即便如此,现在也能发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过于情绪化,太注重自我意识了。正是过去三年,那些围绕着我的“优秀的光环”,给我了重击。那是放弃不下的虚荣、自恃特别,浮云遮望眼,不过此刻体会。
在看考场的那天晚上,我已经开始头痛欲裂,倒在酒店的床上,空调的暖气让我面颊通红、烦躁不已,看着坐在那长长的电视柜前背书的银姐,沉静专注,而我拍了一张名为“坐在星河之上复习的银姐”的照片。考试当天,银姐在南湖校区考试,她五点多便起床,我一如既往的“晚起”。早上一起去吃半碗牛肉面,广埠屯地铁出口的那家襄阳牛肉面味道很棒,但她没吃两口就去赶校园电瓶车了。早上考综合,下午考英语。做题感觉发挥正常,数学题一上来就是凭直觉解题,分析推理板块依旧不知如何下手,逻辑题依旧写不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道排列组合和路程类应用题花了好几分钟终于做对了,排列组合是我最喜欢的章节,应用题是我啃下的最难啃的骨头。在冲刺期把应用题学通透一些后,复印了研友的老吕资料,终于能体会到一气呵成解完题的爽快。
我只考一天,陪银姐续订了一天房,因为她考两天。她考试的第二天早晨,我躺在酒店里,开始浑身发热,头晕目眩。不知原来是考试前一天已经感冒了,也感谢临考当天安然无恙。回家之心急切难待,之后便是发烧,退烧。返校写论文后高烧,流感,支气管炎复发,差点办理了住院。在家静养了半个月逐渐痊愈,挥别错的人,在眼泪和理性交织中正式投入了复试的学习中。
殊不知在家一呆就是半年,也适应了最初两个多月足不出户的日子,一心只有学习是极其单纯且可贵的心境,我想利用这次机会重拾专注的自己。之后接连经历初试成绩公布时的狂喜,公布院校线后仿佛跌入深渊,边找调剂院校边哭肿眼皮,之间又数次去医院做检查,压力让我内分泌紊乱了三个月,深切地体会到了精神对身体的影响。
决定调剂会计专业后的二十多天里,我搜集到全国所有有关199联考院校的调剂信息,并尽量一一发了邮件。23天里,我把会计专业课的四本书,复习了三轮。果然,潜力需要激发呀。调剂复试的准备,大概是我对自己的复习状态比较满意的一次了。
结果就是网面时临场应变能力还不错,发挥得还行,那时我能感觉到自己大概能通过复试了,在对结果没有高期待下,反倒收获了圆满。
五月底从广水回来后,作息慢慢正常,在十二点时能按时有了睡意。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观园,可以是一段岁月,可以是一个团体,我觉得那里就是我的大观园。在那儿可以肆意的撒野,和喜欢的人们一起喝酒、畅谈、压马路,被亲人们关心、牵挂。从内向外的打开自己,小心翼翼地融入一个团体,相聚时多么热烈,告别时就能感受到多么虚无。无数个归途中的征程都提醒我,我如此渴求相聚的怀抱,而常态是孑然独立。
姐姐说,早点进入社会是好事。前几天看到了一段话,于我目前的境况再适合不过。
「前几天跟好朋友聊天,我说我隔段时间就会有一次情绪大爆发,慌张,焦灼,沮丧,急得团团转。甚至找不出理由,也没有发生特别糟心的事,只是日常生活中各种小问题不断累积,然后一想到未来,就觉得自己两手空空。 她跟我说了一个词,人生海海,意思是人生象大海一样茫茫然,没有固定的去向,总是会起起落落,总是有很多不定因素。 这些年确实少有“清楚自己要什么,该往什么地方去”的状态,大多数时候都像漂泊在海上,任由浪潮带我去哪边。满足感总是很短暂,生活中有解决不完的麻烦。 人这一生中需要克服和战胜的问题多不胜数,更是要无时不刻地与自己的情绪做对抗。即便如此,也不能随随便便停下来,总要通过努力,让生活尽可能多地呈现出美好的状态。 人生海海,在风浪中好好地活。」
五月天的歌里也唱到:
「常常我豁出去 拼了命走过却没有痕迹 可是我 从不怕挖出我火热的心 手上有一个硬币 反面就决定放弃嗝屁 但是啊在我心底 却完完全全不想放弃
就算是整个世界把我抛弃 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 所以我说就让它去 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
常常我闭上眼睛听到了海的呼吸 是你 温柔的蓝色潮汐 告诉我没有关系 就算真的整个世界把我抛弃 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 所以我说就让它去 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 我不能忘记 无论是我的明天要去哪里 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 所以我说就让他去 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 有什么了不起 有什么了不起」
在此要谢谢这一路上给我帮助的亲人和朋友们,虽然他们可能不玩豆瓣。感谢我的父母、我的闺蜜月月,小屈、银姐。他们包容并理解我的错误,从不批评我,让我在陷入不可自拔的内疚情绪时,对自己能少一份苛责、多了一份原谅和接纳,以此留出了一些空间,让我尚有分析问题的理性。去追问“为什么为什么”,而不是“如果就”。还要感谢弟弟、学长自始至终的关怀,不论是坦途或失意,纵使每个人的世界多么纷扰,他们也会挂念我的各种处境,给予我最宽容的心,懂我为何自我怀疑和陷入绝望。还要感谢鸭博士、茹茹、复试期间认识的小周,有人是我的榜样,仅仅让我一想到便能沉潜下来、有人使我领略到一种轻快的人生观、有人带我树立了职场思维,或是如沐春风,或是令我顿悟。以及我暂时没有提及的朋友和亲人们......
那是喜忧参半的一年,都已经过去了。要学会从琐碎的生活中寻找快乐,接受自己的平凡,做一个努力且不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