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种贪心的人,就是什么都想要
01

后疫情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失去了“安稳”,思想也在满屏的“挣钱”、“流量”、“学习”、“电商”、“红利”中感到焦虑不安。
从三月底新西兰lockdown开始,我就宅在家里兴奋地尝试不同的事情,上各种各样的课程、搭建各种人脉和平台、做社群、做咨询、做教练、做分享和课程……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无意识地被社会趋势影响着,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走向了忙碌的极端。
四月底复工的时候,我手上同时在做的事情还没办法停下来,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一件件处理。我不熬夜,也不早起,所以我的时间就是固定的下班后八小时。为了让所有的事情穿插到这业余八小时里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每天的时间轴都是提前画好的,然后严格去执行。

我在这个过程中忙碌并快乐着,因为我做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帮到了很多人,而我自己也在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迭代更新。我放弃了收入最高的代购副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去帮别人去实现目标上。
直到有一周,七天里我做了六场一对一咨询,两场三个小时的luxx动机分析解读,三场一对一教练,我的嗓子都快说不出话了,我突然觉得特别累。

尽管看到客户好评的时候我觉得是值得的,但是对我自己而言,我知道这种心累的感觉是在提醒我,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在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我的初心?
02
我把“自由人生”定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我希望可以去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上过着简单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每天就是看看书、写写字、晒晒太阳、遛遛狗。不用愁要挣很多钱,不用操心家长里短,不用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种一小片菜地和果树,成为一个健康的素食主义者。无聊了就上网做一下自媒体,烦腻了就关掉网络自己呆着。日子慢慢过去,就这样慢慢变老,我想要的我都有,我没有的我也不想要。

上面的描述是不是让你觉得特别美好?亦或者特别理想化、不切实际?然而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样的生活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伸伸手就可以够得到。
我可以卖掉奥克兰的房子,辞掉工作,搬到一个房价便宜但美丽的小镇上,再次重新开始我的生活。我可以打打零工去认识当地的新朋友,我可以通过互联网维持生计,我也不需要很多钱,够还房贷和养老就行。
这个想象和计划在我的心里盘桓了很久,但却有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你还有家庭,有父母和公婆,有远在中国的亲人,你需要生儿育女,你对他们有责任,你不能够任性地去过那种理想的生活。
当我把不能去过理想生活的责任推卸到了亲人身上之后,我却隐隐觉得这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自我逃避。因为我一直都认为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不可能完全因为别人而否定自己的理想。一定还有什么底层的原因,在阻碍着我。
究竟为什么我不能从三十岁的时候就去过我想要的终极目标的生活呢?到底是什么在阻碍着我?

我在心底给自己问了很多个教练问题,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直到我给很多客户做了luxx profile内在动机图谱解读之后,我发现很多人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他们想要辞职想了很多年,却迟迟下不了决心;他们想创业想了很久,但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他们活在一种痛苦的生活状态里,一直都不知道出口在哪里。
用教练谈话的方式,抽丝剥茧地去探索客户的信念价值观,总能让他们自己去找到一个出口,走出暂时的困顿。然而,我知道单次的教练是无法真正改变和影响一个人的,尽管客户在单次教练之后带着他们当下想要的结果开心地给我留下了好评,但是我却知道,若不去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到底内在的驱动力是如何影响着自己,那么单次教练之后的通透和明白,也只能是暂时的,未来他们依然会回到自己以往习惯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里,继续绕着圈圈找不到出口。
03
我去看了很多同样纠结困惑的客户的luxx图谱,又把自己的luxx图谱摊开来,终于找到了阻碍我去过自己向往的“世外桃源”生活的原因。

在我的luxx内在动机图谱中,“地位值”是主宰。“地位值”很高,意味着我做很多事情的驱动力,都是来源于我要去“追求卓越”。我需要被关注,需要表现突出,需要尽善尽美,为了满足自己的地位驱动力,我就必须在人群中不断地去刷存在感。加上我的“权利值”也很高,我又特别想要去控制一切,想要去影响别人。即便我“社交值”很低,不喜欢跟别人待在一起,但是地位和权利这两个值依然驱动着我要去跟别人产生链接,要去“争强好胜”。所以,即便我可以搬到依山傍水、人烟稀少的小镇上去生活,我还是会想要通过互联网来工作和社交,来展示自己,来实现自我的价值。
“地位”和“权利”都很高的人,是天生的领导者,然而,作为“领导者”也意味着需要在一群人当中待着,需要有竞争的环境,在影响别人和超越别人的过程中,才能满足自己的这两个内驱力。

回想我前面描述的理想中的生活,我之所以想要搬到小镇上去,是因为我“社交值”很低,希望自己可以远离是非尘世,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那只无形中阻碍者我的手,就是我的“地位值”和“权利值”这两个内在驱动力,它们让我又渴望在人群中去表现和突出自己,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所以我的潜意识在告诉我隐藏的“危险”,若我真的搬去了小镇上,很可能会因为受不了平淡无聊、毫无意义的日子,再搬回到忙碌奔波的城市之中。
为什么我从中国来到新西兰,自己的幸福指数上升了很多呢?就是因为我躲开了我不喜欢的社交,又可以在工作和副业中去满足自己的内在驱动力。然而每个人的内在动机都很不一样,有的人就真的受不了新西兰的生活,费尽心机拿到绿卡之后,还是选择了回国。我们真的不能去拿一种标准去衡量所有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我看不同客户的luxx图谱中非常清晰地体现了出来。

luxx动机分析是去探索一个人的内在动机,也就是潜意识,我们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好胜心那么强,输了会那么难受,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放不下,在意那些别人毫不在意的东西,其实都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在驱动力不一样,而这些驱动力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每一个动机都有两面性,不分对错、没有好坏。要去改变它们是一个逆反天性的痛苦过程,如果学会合理地发挥自己动机的优势,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内在驱动力让自己过上幸福的人生。
04
“求知值”和“地位值”都很高,结合在一起看,又揭露了另一个让我挣扎的情况,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了,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放不下。就像我之前那一个星期,甚至lockdown的那一个月,我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填满了,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虽然这种忙碌下的快速成长和收获让我的“权利和地位”驱动力得到了满足,但因为把自己逼得太狠,最终还是感到疲惫不堪。
我遇到几个特别典型的“贪心”的客户,毫无例外都是“求知”和“地位”驱动力都很高,且占据主要驱动力的位置。他们对什么都很好奇,只要是听别人说的自己不知道的东西,都想要去一探究竟,想去学习和摸索,甚至想要从零开始成为专家。

就像从前的我,总是在年初的时候兴致勃勃地写下年度目标,可是总是在年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一年完全偏离了最初的目标,做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情,最后不得不把去年年初的目标,继续放在下一年里。一年又一年过去,有一些目标就一直这样放在那里,却一直无法实现。
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半途而废”和“未曾开始”,其实都是一样的失败。
“贪心”会让你学习和了解很多东西,却仅仅停留在皮毛上,永远无法抵达终点;而“专心”看似让你放弃了很多机会,却可以快速在一个领域精深,先实现一个目标。我们遇到的那些在多个领域都表现出色的人,其实都是先通过深耕一个领域成功之后,复制自己成功的经验,再去其他的领域逐个突破。
其实现在火爆的副业变现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副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人,无一不是在自己的主业上也能游刃有余的。工作做不好,却一心想着干副业,就如同捡了芝麻丢西瓜。我自己也是在主业做好、第一个副业做好的前提之下,才开始去尝试其他的副业管道。
没有人可以什么都得到、什么都做到,即便全都要了,自己也会疲惫得没有时间去享受收获和喜悦。前两个月,我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我放过了我自己。今年我的五个年度目标,现在精简到了一个:成为一个专业的人生教练和luxx profile动机分析师。一年做好一件事情,就足以。并且在这件事情上,我也不再急于求成,不再把自己每天的业余时间都排满,而是每周最多只约三个客户,给自己安排休闲娱乐的时间,让自己偶尔也可以享受一下“无所事事、不求上进、浪费时间”的日子。

RECOMMEND 推荐阅读
- 出国三年,时光如梦,人生如戏,我还是我
- 知识焦虑下的我们,该如何有效学习?职场和副业游刃有余的秘诀在这里
- 在新西兰宅家的日子,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自律的秘诀,是梦想
- 那件你一直想去做的事情,到底什么时候做?

Alina霖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教练技术再强,也救不了没有商业思维的你 (2人喜欢)
- 在日本吃了一顿饭,我找到了一人公司的真谛 (9人喜欢)
- 打造你的“精神乌托邦”:I人专属的线上一人公司系统
- 实现每天工作4小时后,我顿悟了一人公司的真相 (97人喜欢)
- 高能量人生的底层秩序:能量不同频的人,注定走不远 (3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