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之畔的人间烟火 记录大理挖色集市
住在洱海之畔的挖色镇上,清晨六点多醒来,看到窗外的朝霞,便打算不再赖床,出门转转。

早上六七点钟的洱海,宁静如斯。



在洱海边走了一会儿,拐个弯,走到附近的市场,才发现这边已是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原来,挖色逢“5”或“10”为大集,也就是说每月的5、10、15、20、25、30日都会赶大集,这一天正好是30日,因此原本就已很有生活气息的挖色集市显得比往日更加人头攒动。























各色水果、肉类、蔬菜,看得我眼花缭乱。

当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白白嫩嫩的一群小猪仔。

身为游客,我也买不了多少菜,只是尝试了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

一个老婆婆在市场边上摆摊卖凉虾糖水。在大理,你会看到各种与鲜花或玫瑰有关的食物,凉虾也不例外,大理凉虾所用的糖水里就加了一些玫瑰酱,喝起来玫瑰味浓郁,也很清凉解渴。



豌豆凉粉也值得一试。豌豆凉粉,也叫鸡豆凉粉,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六元一份,好吃又便宜,上面还加了一份糊状物,我很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摊主告诉我这是豆腐。准确地说,这更像豆腐渣,吃起来比较有颗粒感。


稀豆粉,也是当地的特色早餐,我在大理古城也尝试过一次,上面加的是油条,味道还不错。而挖色集市的这个小摊上做的稀豆粉上面加的是锅巴,口感也还可以。早上喝上这么热乎乎的一碗稀豆粉,还挺有满足感。









转了一圈,看到一个卖橘子的摊位,蹲下来问了价,十块钱三斤,便打算买一些。图中的这位大姐选了一大袋橘子,但不知为何,当摊主称重报价后,大姐又反悔不买了,撂下这袋橘子就走了。我就干脆当个“接盘侠”,也懒得挑了,买了这袋子橘子回去。
摊主大姐说她是宾川的,这都是宾川的橘子。
“诶?鸡足山就在你们宾川吧?” 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想到徐霞客曾造访的鸡足山,可惜当时鸡足山由于疫情还未恢复开放。
也罢,这次去不了鸡足山,吃个橘子也当来过了(这是什么神逻辑)。
橘子味道还不错,除了有两个烂的之外,皮薄而味甜,完美。

如果有时间的话,其实在挖色就这样静静小住一段时间,在洱海边看看云吹吹风,若无闲事挂心头,也确实是神仙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