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单相思 - 20200604
今天的心理咨询小组Susan没来,我和Lucy一直在说。
Lucy聊到了有个母亲发帖,说自己孩子早上六点起床开始学习,自己很欣慰。Lucy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她两个孩子都不想学习,只想看动画片或者玩蜗牛。
我一直不喜欢发朋友圈,到后来朋友圈都不想看了,只是每十分钟看一下E的朋友圈而已。大概两年前我戒掉了微博,之后再也没有登录过,我对此还颇感自豪。倒也不是看着朋友圈大家过得这么好自己会难受,只是有这种时间还不如看看书。我朋友圈只有两条,中间间隔六年,第一条是六年前德国世界杯夺冠发的,再之后就是今年听了场音乐会,然后当时犯了些错误惹得E不开心自己很难受发的。不过其实我还在发朋友圈,只是设置了仅有E可见。按照网络上的一些观点,只有去展示自己的生活才能吸引到对方。我也算是迫不得已吧。
不得不承认朋友圈会给别人带来压力,虽然这一点对我影响不大。人嘛,总是期待别人关注的,不管嘴上愿不愿意承认。我跟有些朋友聊天也明显能感觉到有时候对方期待我夸,话题总是往自己身上引,这现象倒也正常。我会顺势夸两句。别人夸我的时候我倒是会有点感觉无所适从,作为悲观主义者习惯带着负面心情前进了。这可能也是我一直不放弃E的原因?
下午跑了人生第一个十公里,晚上不想睡,就出去散步抽烟。
很享受这种安静。上午心理咨询小组的时候,我提到了我非常不喜欢做计划,因为往往第一步就不会按照计划实行。所以现在这个时刻,对于未来我没有任何想法,包括做什么,在哪里,和谁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一个人走在马路上,看着天上的云和藏在云后的月亮,风轻轻吹过,总有种让时间停止在这一刻的期待。一直觉得未来会更糟糕,倒不如停在这一刻让我安安静静走完这辈子。
我想起初中的时候家就在学校,寒假的冬天很冷,雪下起来就很大,操场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晚上月亮出来,我不想睡,去操场散步,眼睛里全都是通透的银色,感觉自己的心也在随着月光跳动。回到家里缩到小床被窝里,看一些俄罗斯的文学故事,非常有画面感,感觉很满足。
如今对美的阈值也越来越高了,不再那么触景伤情感时伤怀,用现在的网络用语叫“淡定”。但也好,理性一些,追求自己想要的事情,喜欢的人。我对自己走一步看一步的未来依旧悲观,但至少我不会害怕,也会鼓励E勇敢地走下去。不怕死亡,也不害怕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