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纸书的购买和使用
今天在重新去找《受戒》原文的时候,重新点开了微信读书。我感叹于微信读书资源之丰富。一想到,如果以后要跑到外面去读书,离开了多抓鱼的怀抱,就感觉微信读书是刚需。因此,心心念念很久的“电纸书”梦又冒头了。以下先简单写一下自己的使用场景,再列一些觉得有意义的资料。
2020.06.14更新
入手电纸书几天了。简单说一下使用心得吧。
先来说说基本功能——看文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莫名地掉电很快。正儿八经看书的时候倒没什么感觉,就是待机的时候经常是一个晚上就没了,所以这几天都是一天一充。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系统才会内置一个定时关机的按钮。
关于看闲书,搭配上微信读书和kindle的话,导出笔记相比手抄还是来的要方便一些。导出笔记大抵都是在手机的APP上完成的。微信的话就是批量复制粘贴的纯文本,kindle甚至还可以生成一个html。

再说说笔记吧。自带的笔记用的比较流畅,导出也挺方便的。而且,对于一个时常有保留草稿纸的需求的人来说,这个笔记真的挺方便的。只是,之前期待过的手写+OneNote就简直卡的不能用。
哦对,关于输入法有个很恼人的问题,就是“夹带空格”。这会导致输密码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因此只能一个一个字段手写输入之后,再手动将空格删掉。
使用场景:1. 看文档,如课件/教材/论文/...。2. 看小说等闲书。3. 取代部分手机阅读的功能。4. 上课对着课件做笔记。在正式调研之前,只想起前两个。考虑到boox开放的生态,我又加了第三个。毕竟自己还曾经试过kindle+微信公号助手推送的办法。第四个的话,由于不确定书写体验和笔记整理的方便程度,并不敢作为刚需。在之前有人给我安利了bookxnote(win的marginnote),我还是对这款软件有点心动。不过,目前这款软件好像还没有正式的安卓版,更不要说移植到电纸书上。天在重新去找《色戒》原文的时候,重新点开了微信读书。我感叹于微信读书资源之丰富。一想到,如果以后要跑到外面去读书,离开了多抓鱼的怀抱,就感觉微信读书是刚需。因此,心心念念很久的“电纸书”梦又冒头了。以下先简单写一下自己的使用场景,再列一些觉得有意义的资料。
使用场景:
1. 看文档,如课件/教材/论文/...。
2. 看小说等闲书。
3. 取代部分手机阅读的功能。
4. 上课对着课件做笔记。
在正式调研之前,只想起前两个。考虑到boox开放的生态,我又加了第三个。毕竟自己还曾经试过kindle+微信公号助手推送的办法。第四个的话,由于不确定书写体验和笔记整理的方便程度,并不敢作为刚需。
在之前有人给我安利了bookxnote(win的marginnote),我还是对这款软件有点心动。不过,目前这款软件好像还没有正式的安卓版,更不要说移植到电纸书上。
关于电纸书的基本知识:
如何评价DASUNG北京大上科技公司推出的电子墨水显示器Paperlike?
关键词:作为显示器的墨水屏;高(全)反射的墨水屏;墨水屏的刷新寿命;(clearink 手动狗头)
2019-2020市面上主流的大屏(10.3''/13.3'') 电纸书:
13.3''的有 文石的max 3,索尼大法(不太了解)
国产的也很多:掌阅smart x/文石 note pro/国文当当/...
(这个答案也算是文石的软文了;不过还是比较客观的)
这个视频主要讲的是书写体验的。
所有电纸书都可以满足使用场景1.考虑到比较开放的生态(2),以及自己数字阅读的需求(3),以及价格(比同类国产产品略低),倾向于入手文石的。
关于跨平台同步的话,文石有一个像onedrive/icloud之类的云,传书本身问题应该不大。不过,书籍的笔记同步起来好像不太方便,笔记只能以pdf/png的形式导出,也不能和印象笔记关联(虽说自己也不怎么用)。
不过,文石好像也有一些缺点。有人说文石的品控不好,电池很快就凉了。也有人说开放的生态很容易导致系统卡顿。而且,就我自己在某书店的体验,note2 和 max3的书写体验和系统流畅程度差个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具体机子的问题,亦或是我搞错了型号。
暂且先给自己一段时间(一周左右)的冷静期吧。如果各位如果觉得我冲动消费了,赶快拉住我,回头是岸。
另:如果到时真的买回来了,如果书写和系统还行的话,应该就不会七天无理由退换吧。
最后再补充一个关于护眼的知乎专栏:
主要是基于软件上的手动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