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从无聊又暗淡的日常里“活过来”的自救方法
查看话题 >据说不拧巴的文青都不会过得太差
回顾这半年,我活得有点煎熬。电影院不开门,每天窝在家里,对着《电工电子学》相看两厌。时间长了会觉得自己有点抑郁,总想起余秀华那句“干巴巴的活着”:干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脑海中不时会冒出一些表现蒙太奇场景——第一个画面是平底锅上面煎着一块牛排,牛排刺啦冒油;第二个画面是火炉上放着一只茶壶,茶壶呜噜呜噜冒气……这些画面里,牛排和茶壶都象征着我那颗每天被生活强奸的心。
我的心情是最近才开始好起来的。待在家乡的这些日子里,时间的钟仿佛倒置回去,好多事情都回到了从前。我又开始光顾曾经常去的咖啡店,认识了好些新朋友。开咖啡店老板娘是往届学姐,经常光顾的客人们是同校的学长或学妹,或是基于某种共性,大家更容易聊到一起。
经常光顾咖啡店的男孩左臂纹着“5-羟基色氨酸”的化学式,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这种药物解救了他,让他获得快乐,所以他把快乐纹在身上。有时我们会坐在店门口一起抽烟,他抽玉兰,我抽煊赫门。有一次他问我:
“你为什么抽它不抽金陵十二钗?”
“因为它的烟嘴是甜的。人生太苦了,不就为着这一点甜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抽烟会让我有负罪感,我抽煊赫门完全是因为它便宜。
每天都会去咖啡店的少女元元是小一届的学妹,她跟老板娘关系好,经常会帮忙照看店铺。而她未来的目标也是开一家咖啡店。她是咖啡迷,舌尖沉迷于游走在世界各产地的豆子中,也喜欢搞各种各样的创新。久而久之我们成了朋友,她会经常请我喝咖啡,上次她把君度酒混合摩卡,做了一款调酒咖啡请我喝。我喜欢咖啡苦甜的橙香气,但是喝完会头疼。
在咖啡店的日子过得悠闲,至少让我的心不再那么空空如也了。老板娘有时会请我们吃她做得家常便饭,我则请他们吃水果。我们一群人会在咖啡厅聊一些比较意识流的话题,比如如何理解婚姻这件事,比如更相信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我有时候想,人生真的是太苦了吗?其实不是的,是我太拧巴。好多朋友在相遇过后就没能够再相遇,但我却依然期待着相逢。我过于重视曾经生活经历中一些人事物的不可替代性。但是生活是生活,上一秒和下一秒都不尽相同。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孤独,却在这种闭塞的想法中孤独自苦。而人生是一阵一阵的,爱情也好,友情也好,是一段一段的。撇去那些在一生经历中折戟沉沙最后剩下的人,我们仍要去不断认识新的朋友,并且让他们走进你的心。所以我也开始关注仍然爱着我而我曾经忽视的男孩,重新打开自己的心。
木心说过:“你这样吹过 / 清凉,柔和 / 再吹过来,我知道不是你了。”一首诗便是一句,是也不是道尽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