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長部》長
長,象形字,像一個長髮老人拄著杖。在表示長幼之長時,讀作【zhǎng】;在表示長短之長時,讀作【cháng】。如今的簡化字寫作「长」。

《說文解字·長部》長:久遠也,从兀从匕。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亾(亡)聲。
段玉裁注:久者,不暫也。遠者,不近也。引伸之爲滋長、長幼之長。
《詩經·小雅·巧言》:君子屢盟(盟誓)、亂是用長(滋長)。
大夫痛惜君王聽信讒言而招致禍亂。與諸侯的多次盟誓,等於是言而無信,禍亂就此得以滋長。
《易經·泰卦·彖傳》: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陰陽兩氣運行到泰卦時,已到了立春時節。這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君子之道開始興旺生長,小人之道衰弱漸消。
《莊子·天道》: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長幼有序)
《呂氏春秋·季春紀·圜道》: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
萬物的生長就像日月的運行一樣,是一個無限循環的圓周。種子有了生機就會萌發,然後滋生、成長、壯大、成熟、衰敗、死亡,而後就入土化為烏有,消聲匿跡了。這就是圜道。
【揠苗助長】古時宋國有個人,他嫌種的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高,結果禾苗卻反而枯死了。
《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拔)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枯)矣。
為求速成而不是循序漸進,不顧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長在作偏旁時寫作「镸」。
从「長」的會意字:髟(頭髮下垂)、
以「長」作聲符的形聲字有:張(把弦安在弓上)、漲(水面上升)、脹(肚子鼓脹)、帳(有頂的帳蓬)、倀(狂)、賬(簿)、悵(失意而心裡不痛快,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