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wless:你什么都没改变
头一回看《天衣无缝》是在酒店里,HBO的英文原声配中文字幕。当看到麦克凯恩把两吨的钻石人间蒸发以后我有事出去,再回来时电影已经结束了。所以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他到底怎样做到的?
回到家以后仍不免耿耿于怀,但苦于记不住电影的英文名称所以把结局补上的计划只能暂时作罢。也许是老天爷不忍我落下遗憾,特意安排电影台播了这部片子(中文翻译叫《天衣无缝》),我兴致勃勃的从头看到了尾,除了中文配音较之原声稍差以外,一切都让人满意,谢谢老天爷。
黛米摩尔在电影里扮演的角色是38岁的英国钻石公司高级谈判专家劳拉,从扮相上看奔50的黛米有装嫩嫌疑,但那爬上眼角的皱纹,松弛的皮肤,略显臃肿的身材和为了掩饰而涂抹的浓妆恰恰和电影人物的性格命运是吻合的——劳拉把青春献给了工作却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郁郁不得志。白天强迫自己装镇定,晚上躺在浴缸里悲惨的缝补自己的破碎的生活。说起黛米摩尔,8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还记得《人鬼情未了》和《魔鬼女大兵》,但是后来几次失败的尝试以后黛米摩尔也没有逃脱掉没落的命运,如今人老珠黄的她只能在一些商业片里客串些小角色来避免被影迷遗忘,这次饰演的劳拉这样一个在男人世界里苦苦支撑着虚荣的女性角色也许正巧激发了黛米摩尔的内心的共鸣,但不管怎样,《天衣无缝》里的劳拉确实是她近些年来塑造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女权主义作为电影的主旨似乎很明确,一开篇就借由一位年轻的成功女性(记者)说了出来来,随后劳拉的回忆似乎也是在为这一主题进行铺垫。
英国钻石公司具有象征意义,这个完全由男人掌控的庞大企业里劳拉是唯一的女经理,过去的十几年里她利用自己的勤奋的聪慧不断争取公司高管的职位,却连续失败了六次,非但如此,公司为了利益还计划将其开除,而这就意味着她的职业生涯将就此终结。面对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劳拉的不满逐渐转化成复仇的动力,这一切恰巧被麦克凯恩扮演的老清洁工胡布斯看在眼里,而他正计划的一起惊天阴谋正需要劳拉的帮助,于是两个在生活上完全没有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
若是按照我的理解,电影接下来的发展应该是劳拉和胡布斯联手搞垮英国钻石公司以达到向男权世界宣战的目的,可问题是这里面一直坚定执行复仇计划的却是胡布斯——一位纯爷们,而劳拉则多次发生动摇,甚至准备投案自首以寻求妥协。结局当然是胡布斯胜利了,经过十六年精心策划,胡布斯终于让仇人付出了代价——为英国钻石承保的保险公司的老板在绝望中吞枪自杀,而英国钻石公司经历了一场虚惊以后则寻回了所有失窃的钻石(除了劳拉保留的那枚)。至此我们发现,整个阴谋的对象并非是英国钻石公司,而是为富不仁的保险公司老板,至于那位英国钻石公司董事长的死实在是属于意外。事后劳拉继续在英国钻石公司任职,直到又一次失去晋升机会后才依然辞职,而我分析,此时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胡布斯给她的那一亿英镑,她是否有勇气选择离开还是个疑问。
由此可见,劳拉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次胜利也不属于女权运动,充其量只不过是女人在男人世界里妄图挣扎而终究失败的又一个例证而已。象征着男权世界的英国钻石公司可以说是毫发未伤,胡布斯和调查员这两个男人在整个事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女人只不过是从属,劳拉没有撼动男权世界,甚至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电影在结尾还通过渲染了劳拉如何施舍那一亿英镑来塑造她的美德。故事在温馨而感恩的情绪中收场,一场我期待中的女权革命最后却以曼德拉式的“民族和解”方式结束,而差别是南非现在是黑人统治,而世界依旧是男人统治。
这时再回头品味电影开始时劳拉和女记者的对话,别有一番滋味:
记者:我想了解一些当时女性奋斗的事情……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吧?
劳拉:40年来我首次以自由之身踏足这个城市
记者:真的?
劳拉:是的,一切都变了。
回到家以后仍不免耿耿于怀,但苦于记不住电影的英文名称所以把结局补上的计划只能暂时作罢。也许是老天爷不忍我落下遗憾,特意安排电影台播了这部片子(中文翻译叫《天衣无缝》),我兴致勃勃的从头看到了尾,除了中文配音较之原声稍差以外,一切都让人满意,谢谢老天爷。
黛米摩尔在电影里扮演的角色是38岁的英国钻石公司高级谈判专家劳拉,从扮相上看奔50的黛米有装嫩嫌疑,但那爬上眼角的皱纹,松弛的皮肤,略显臃肿的身材和为了掩饰而涂抹的浓妆恰恰和电影人物的性格命运是吻合的——劳拉把青春献给了工作却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郁郁不得志。白天强迫自己装镇定,晚上躺在浴缸里悲惨的缝补自己的破碎的生活。说起黛米摩尔,8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还记得《人鬼情未了》和《魔鬼女大兵》,但是后来几次失败的尝试以后黛米摩尔也没有逃脱掉没落的命运,如今人老珠黄的她只能在一些商业片里客串些小角色来避免被影迷遗忘,这次饰演的劳拉这样一个在男人世界里苦苦支撑着虚荣的女性角色也许正巧激发了黛米摩尔的内心的共鸣,但不管怎样,《天衣无缝》里的劳拉确实是她近些年来塑造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女权主义作为电影的主旨似乎很明确,一开篇就借由一位年轻的成功女性(记者)说了出来来,随后劳拉的回忆似乎也是在为这一主题进行铺垫。
英国钻石公司具有象征意义,这个完全由男人掌控的庞大企业里劳拉是唯一的女经理,过去的十几年里她利用自己的勤奋的聪慧不断争取公司高管的职位,却连续失败了六次,非但如此,公司为了利益还计划将其开除,而这就意味着她的职业生涯将就此终结。面对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劳拉的不满逐渐转化成复仇的动力,这一切恰巧被麦克凯恩扮演的老清洁工胡布斯看在眼里,而他正计划的一起惊天阴谋正需要劳拉的帮助,于是两个在生活上完全没有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
若是按照我的理解,电影接下来的发展应该是劳拉和胡布斯联手搞垮英国钻石公司以达到向男权世界宣战的目的,可问题是这里面一直坚定执行复仇计划的却是胡布斯——一位纯爷们,而劳拉则多次发生动摇,甚至准备投案自首以寻求妥协。结局当然是胡布斯胜利了,经过十六年精心策划,胡布斯终于让仇人付出了代价——为英国钻石承保的保险公司的老板在绝望中吞枪自杀,而英国钻石公司经历了一场虚惊以后则寻回了所有失窃的钻石(除了劳拉保留的那枚)。至此我们发现,整个阴谋的对象并非是英国钻石公司,而是为富不仁的保险公司老板,至于那位英国钻石公司董事长的死实在是属于意外。事后劳拉继续在英国钻石公司任职,直到又一次失去晋升机会后才依然辞职,而我分析,此时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胡布斯给她的那一亿英镑,她是否有勇气选择离开还是个疑问。
由此可见,劳拉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次胜利也不属于女权运动,充其量只不过是女人在男人世界里妄图挣扎而终究失败的又一个例证而已。象征着男权世界的英国钻石公司可以说是毫发未伤,胡布斯和调查员这两个男人在整个事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女人只不过是从属,劳拉没有撼动男权世界,甚至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电影在结尾还通过渲染了劳拉如何施舍那一亿英镑来塑造她的美德。故事在温馨而感恩的情绪中收场,一场我期待中的女权革命最后却以曼德拉式的“民族和解”方式结束,而差别是南非现在是黑人统治,而世界依旧是男人统治。
这时再回头品味电影开始时劳拉和女记者的对话,别有一番滋味:
记者:我想了解一些当时女性奋斗的事情……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吧?
劳拉:40年来我首次以自由之身踏足这个城市
记者:真的?
劳拉:是的,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