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想上岸?先向房地产公司学习“债务优化”
相信大家都知道:
房地产公司是巨大的“负债机器”,在他们动辄十亿、百亿、甚至千亿的现金流中,只有极小部分是自有资金,剩余绝大多数资金均为融资所得,而房地产企业使用最多的就是债权类融资。
为什么房地产企业敢大笔借钱?难道只是因为卖楼的收入可观吗?
当然不是,营业收入只是表面、且经常上下波动,而幕后的“战略中心+财务部”才是高杠杆举债模式的:稳定器!
如果没有战略中心和财务部联手共建的贷款优化部门,这些房地产企业早就灰飞烟灭了。所以,我们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债务优化的祖师爷——房地产公司是如何优化企业债务、以四两拨千斤的强大专业功底降低负债率的。
注:企业债务的优化,与我们个人债务的优化有不同之处,但根本逻辑相通。

有息负债增速
根据《2019年房地产企业偿债能力报告》,并参照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前50大房地产公司2016-2019年的有息负债率增速分别为37.99%、36.21%、21.28%、16.40%。

什么是有息负债?因为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可以发行可转债、无息债,所以有一部分债务从相对的角度而言,是没有即期利息的。增速逐年下降的百分比好像也不大吧?错,是非常大!比如2019年,增速仅有16.40%,相对降低了5%左右,但人家的负债金额成百上千亿啊,5%可能就是50个亿了……如果还觉得房地产公司花百万年薪雇来的顶尖人才,降低这5%很容易,那请大家自己算一算:
你那几万、几十万的贷款,在优化之前(自己乱还款的时候),别说每年能降低多少了,恐怕每年以贷养贷增加的金额都接近翻倍了吧……更何况“船小好调头”,只要你也能用基础的债务优化技术,每年减少的债务费用就很可观了。
融资成本可控
继续参考下图,我们可以看出:近3年来,主流房地产公司的债务融资利率仅从6.5%上涨为7%出头,平均每年的融资成本仅增长0.16%!

换句话说,房地产公司通过更加领先、精准的债务优化,即便在2018-2019开始走下坡路的年份里继续以贷养贷,每年新增的利息费用也仅仅为上一年的0.16%,连1%都不到!
可能又有人看不懂了……为什么明明看见房地产公司的融资利率是12%-20%,但实际利息增长却只有0.16%呢?
朋友们~人家借来的钱、在还款的时候,可不是跟你一样毫无计划的……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准备借一笔钱之前,就已经在战略部门和财务部门成百上千人的密切配合下,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系统,测算了最精准的、减费效果最好的《最佳还款方案》。

承认差距
首先,我们团队自己必须承认差距:在债务优化的技术方面,一般团队的技术实力,确实比不上这些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债务优化部门。但因为专注于做个人债务的优化,所以当前的技术能力也基本足够了,毕竟应该没有人会借500万以上的信用卡或者网贷……
其次,也建议大家虚心学习: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站在原地愁眉苦脸是解决不了债务问题的,只有鼓起勇气面对、选择科学的方法才能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