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两年前,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在得到上线;两个月前,我和小伙伴们开始联机学习这个专栏;两天前,结束学习的我开始总结这段时间的收获。

初次知道专栏名字时,首先想到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以为专栏要讨论经济制度。这几年很多朋友抱怨学了专栏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讨论李笑来在其他方面割韭菜的行为,所以专栏一直没有激起我的兴趣。而通过这次连续学习,我抛弃成见,认识到价值。
专栏最初没有音频,全部是文章,李笑来想通过这种方式把用户引到一条路去,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条路上,从来没有一夜暴富,霸道总裁也不会爱上屌丝小伙。这里的行者,不相信运气,只相信时间的力量、勤奋的回报、以及天道的规律。
人生在世,没有谁会觉得自己是个撸瑟,没有谁愿承认自己不如世上一半的人,所以贪嗔痴与妄念控制着大多数人,能够消除它们的人从来都是少数。按吴军的说法,不断学习的人只占2%。同时,马太效应还在发挥作用,各种资源会不断地向这部分人聚集。
所以,要实现财富自由,至少先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成为勇于对抗贪嗔痴与妄念的少数人,我们才拿到财富自由的邀请券。当然,专栏并非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条条大道通罗马,大多数路的上路条件都是不断学习进化。
辩论赛中,立论前提是明确概念。专栏也是如此,我们在过程中学习了52个概念,其中有新接触的新概念,也有再深究的老概念,更有被纠错的旧概念,为我们日后搭建自己的逻辑的小楼提供了砖石。至于怎么建好房子,考验每个人的能力。
根据墨菲定律,我选出对我最重要的top10:注意力、元认知、坚持、刚需、避险、长期、选择、成长率、学习能力、提问。如果阅读本文的你,将它们写在一张A4白纸上,再用线条连起来,在线上写上逻辑关系,你将明白兔基是一只怎样的兔。
所谓学会,就是经历学习之后,遗忘很多东西,最后剩下在自己大脑中的认知,遗留在体感上的技能,还有深入骨髓的法则。前人所教并非后人所得,但后人创新必有前人皮肉。
所以,如果我们觉得学一门课,读一本书,做一份工,没学会什么,问题在己不在人。真正想要学会的,你必将学而时习之,直到烂熟还不一定停下来。
有人学而难践,愿以老子的话劝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工具无所谓好不好用:巧手匠人,即使工具简陋,也能赋予作品以匠心;意国大军,舰船利炮,照样被埃塞击溃。所以能不能成为2%的上士,也是在己不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