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重温《革命之路》
本期三联刊登了英国作家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一段话:
我们总无法充分展示自己,哪怕我们心甘情愿;我们所谓的亲密无间只是将就凑合;完全的了解只不过幻梦一场。可是在小说中,我们却能完整无缺地了解他人,而且,撇开阅读的一般乐趣不论,我们还能为实现生活的晦暗缺憾寻得补偿。在这个意义上,小说比历史更加真实,因为它超越了简单的事实。
看着这段文字,我想起前段时候重温的影片<< REVOLUTIONARY ROAD >>,只记得十年看的时候,记得大概剧情,婚姻生活的无奈。时隔十年,重新想起再去看一遍,影片开头April演完剧目,对自己的不满意只想回家,而Frank已经答应邻居一起去庆祝,称赞April的演出成功。在这里已经埋下伏笔,April其实是对自己演出的不满而没有心情聚餐,而丈夫Frank却认为演出结束,大家一起去HAPPY下。最终April的拒绝,取消聚会,两人在回家的车里争吵起来,两个人不欢而散。April有演员梦想,影片回到两人初次见面,谈理想谈演戏,我想在那一刻,April感觉是找到了灵魂的伴侣吧,结婚搬家生子,在琐碎的生活中忙碌,当突然看到两人意气奋发的青年照片时,April突然想起了曾经的梦想,跟frank想到法国去重新开始,她去工作,让Frank去实现曾经的梦想,而frank这时也是因为无聊的工作感觉无望的时候,非常赞同April的提议,于是两人开始做去法国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准备。剧情在这里,虽然感觉April的想法有点不切实际,可能因为是影片,我们总想他们能帮我们实现这个想法吧。可事实总是会打破那些让你都认为这是一种虚无的妄想。frank写的报告突然得到老板的赏识,于是frank工作得到升职的机会,有良好的愿景的时候,frank觉得去法国是不妥了,放弃有前景的工作,整个家庭搬到陌生的法国,于是争执不可避免,这时April得知自己再度怀孕,深感去法国成为泡影。每每看到两人争执的时候,frank总是试图talk来解决问题,而April只说leave her alone,在两人的夫妻关系里,交流无用,因为你没法理解她,也无法真正解决她的困惑与问题,交流往往是失败的,对于敏感的妻子,frank无法沟通,所以第二天清晨,April依然在厨房忙碌早餐,这时我的心“咯噔”一下,平静下往往是预示后面的波涛汹涌,而丈夫frank看到妻子一如既往,好像什么时候都没有发生过,以为一切都过去了,又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而开心的上班去了。而April一个人在家,平静地如同行尸一样,打掉了孩子,大出血而死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虽然是死亡为终结。frank无助地像个孩子,对着邻居哭诉,我想此刻frank还是没法理解April的行为吧。
April是个情感细腻的人,而frank终究无法走进April的精神世界。
年轻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找什么样的生活伴侣呢?
文中开头,福斯特说的很明白了。
我们终究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明白却要难得糊涂的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