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教室》
前几天看完了这部日剧,产生了一些感触,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探讨了许多问题。下面我只从三个方面简单谈谈我的感悟。同时,也得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情况可能不会像剧末所展现的那么美好,并且在过程中,被引导的孩子们的走向也难以把控。但总体来说,它是值得一看的!
1 老师与学生
阿久津真矢与6年级学生的之间的“战斗”是这部剧的重点。阿久津真矢在剧中所展现的一直都是非常严厉的一面,在一开始就表现得非常重视同学们的成绩,一切安排都以成绩好坏为标准,给予成绩优秀的同学(第1、2名)十分多的特权,而时常嘲讽成绩较差的同学(第12名之后,共24名)。
阿久津真矢的很多行为都是在一开始都是难以理解的,感觉起来很像是“魔鬼教师“的风格。但是到后来,我们知道她有一个保管有每位6年3班学生的数据的资料室 ,她把每一位同学的信息都记录很清楚。原来,这就是她自己的教学方式,也是她认定的教育方式。
她的这种教学方式,引起了许多同学的不满,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中的主要角色神田和美。和美可以说是一直受到阿九津的打压,但是和美却一直希望团结同学,相互帮助,共同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在她们不断地交互中,我们也逐渐发现,阿九津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的——每当同学们出现了人生的困惑或其他困难时,她都会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并加以引导,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思考。我认为这一点对教育者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我不能赞同她对于成绩较差或是违背她的要求的同学的嘲讽与打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的,她却强行千篇一律。在她嘲讽和打压的过程中,那些懦弱、自卑的同学事后如不能正确引导,日后也会买下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而和美,只是在这场”战斗“中坚持了下来,并且成功团结了同学,积极向上。如果,和美没能坚持住呢,如果她崩溃了呢?所以,我还是更赞同因材施教,阿九津显然很清楚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和资质,但她的处理方式却有待商榷。
2 学习的意义
「人到底为了什么要读书?好公司、好学校、好职业就能保证好人生吗?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物,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畜生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了解,还能做什么呢? 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 进了好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这段话是阿久津真矢对同学们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的回答。
我对这段话的有所感触与我近段时间的学习经历有关。以前一直都是学习课本知识,学习老师交给你的知识,学习前人已经验证过很多遍的知识,这一学习过程,主要是模仿。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在高中学习物理发展史的时候,那时候总感觉,物理中的一个个公式都是如此清晰明了,似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理所当然的是这样。那时候的我不明白原来探索未知的知识(或规律)是如此困难,直到我自己遇到了这样的状态。这种探索未知的感觉就像是在浓雾天气里开车寻路或者是在黑屋里摸索找门一样。在这种时候,我们如果没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没有一种想要去学习探索的欲望,那么我们将很难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同时,我们更应该具备应对困难的忍耐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停留在原地享受暂时的安逸。
对于未知的知识,我们只有保留那一份“人之为人”的求知欲,一步一步向前探索。
3 父母与孩子
这部剧里也涉及到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讨论。我一直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几乎都是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来解决的。不过,现实往往是父母自恃经历世事比孩子多,或是觉得孩子想问题太过简单而不愿听取孩子的想法,只是通过强制手段让他们服从,孩子也因此与父母产生矛盾,不愿再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试着认真地与孩子交流,仔细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想法, 同时认真地告诉他们父母的想法,并同时将双方地想法进行探讨,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呢?即便最后没有按照孩子的想法进行,双方至少是充分了解了对方想法的,父母以讲道理的方式来让孩子听从,孩子也不会觉得父母不在乎他们想法,如果真是对他们有好处,他们事后也会慢慢理解父母,重要的是,会逐渐形成与父母通过沟通来解决矛盾的相处方式。
我一直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尊重、交流是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的重要前提。
4 结语
《女王的教室》毕竟是一部电视剧,不应该等同于现实,而应视为影视剧作品,现实意义也确实有限。再者,这部电视剧面向的,我想更应该是大人(或者说局外人),而不是学生。大人们可以从优秀的部分学习到很多,激发许多方面的思考,而学生如果遇到这种老师,恐怕只会叫苦不迭,陷于其中而难有思考。
不管怎样,「自己的人生,就要自己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