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天地白驹》,做个双相情感障碍的简单科普。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非天夜翔写的《天地白驹》,主角之一杜景是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小说对患者的病情做了一部分细致的描述,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深切同情(褒义),尽管有些情节做了艺术加工,仍让人动容。加上职业原因,我就动了这个念头,结合《天地白驹》的部分内容,做个双相情感障碍的简单科普。
❤第一,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这一组精神障碍。心境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伴有与异常心境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和紊乱。
20世纪80年代国内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称流调)报道,心境障碍发病率为0.09%-12%,实际患病率只多不少。患者遗漏原因可能有调查方法、躯体症状误诊、缺乏相关知识讳疾忌医等。
🍬:心境所表现的内心体验持续时间较长,内心体验大多缓和而微弱,无明确定向。心境异常在此仅指躁狂或抑郁的心境。
❤第二,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整体来说,不能完全确定。
流调提示好发因素:性别(目前男女总体差异不大),年龄(青壮年),社会阶层(阶层高的患病率较高),家族史(👇🏻详细描述),婚姻(单身、离异者患病率高),童年经历,人格特征,学历,地区等。
临床实验研究提示发病机制和生物胺(NE、5-HT)、氨基酸、肽类、乙酰胆碱、cAMP第二信使系统、神经内分泌功能等因素有关。
🍬:重点说一下遗传因素。非常遗憾,这点可以确定。且遗传因素大于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即使把患者子女寄养在非患者家庭,子女患病率仍然高于正常人。


小说里杜景的疾病正是来源于他父亲的遗传,小说里描述的是6岁起病。
🍬:实际临床上起病年龄一般为青壮年,好发年龄为21岁-50岁,25岁、50岁可能为两个发病高峰期。
❤第三,什么是抑郁发作?什么是躁狂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基本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这两种完全相反的临床状态。
⭐抑郁发作:
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绝望、无助、无用),兴趣缺乏,乐趣丧失。

心理症状群主要是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症状(幻觉、妄想),认知症状(记忆力、注意力下降),自杀观念和行为等。

不过一般来说,首次发作前出现应激事件的几率更高,会在患者身上产生导致脑生理活动的持久性改变,此后的发作可能不需要明显的应激事件也可能发生。
插播一条,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第一条就是精神分裂症,需结合既往病史、情感协调性等综合判断。其它鉴别诊断还包括多种躯体疾病、药物所致可能性等。





躯体症状群: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减退,精力丧失,非特异性症状(头痛、全身疼痛、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等)。


🍬:小说里多次提到杜景失眠,失眠有多痛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躁狂发作:
情感高涨(轻松,愉快,热情,无忧无虑,易激惹,容易发怒,恶作剧,破坏或攻击行为)
思维奔逸(言语增多,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认为自己才华出众,此时可能出现夸大妄想)
意志行为增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活动增多,爱交往,爱凑热闹,三分钟热度)
伴随症状(睡眠减少,不知疲倦,性/欲亢进,活动过度可能会导致虚脱,谵妄)



🍬:关于亢进,周洛阳作为爱人比较能够体会。
❤第四,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混合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分类标准很多,这里只说杜景所患的混合发作。混合发作是躁狂发作的同时伴有抑郁症状,两类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在一段时期内交替出现。
ICD-10中的标准:①发作以轻躁狂、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混合和迅速交替(数小时内)为特点。②在至少2周发作期内,躁狂和抑郁两种症状在多数时间内都必须突出。③既往无轻躁狂、抑郁或混合的发作。



虽然有一些艺术加工,但是小说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在不同阶段发作以及转相过渡时的痛苦体验。抑郁和躁狂就像一座天平的两端,患者常常因为不能保持平衡而痛苦不堪,进而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痛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当一部分双相患者是自知力完整的,他们知道自己患了病,对疾病有一定认识,对于处于痛苦中的自己无法自控。
❤第五,怎么诊断和治疗?
精神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既往病史、发病时间、现病史、个人史、体格检查、精神检查、检验检查结果,对照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判断,不必用零星症状往自己身上套,配合专业精神科医生即可。
治疗方面,目前基本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特殊治疗手段(如电休克)。
药物治疗具体不多介绍了。遵正规精神科医院医生医嘱并定期复诊,定期复查血药浓度(有些药物过量会中毒)、肝肾功能(服药常会导致肝肾功能指标异常)等,不私自停药减药,注意观察各种副作用。
心理治疗这方面,一般是认知行为治疗、婚姻家庭治疗和人际交往心理治疗。尤其是家人的支持和关心特别重要。



这些是保持杜景日后病情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精神病院的病人倒不至于没有尊严,他们的生活作息非常规律,各种娱乐活动和康复活动比我们医护人员还丰富,只是自由确实欠缺了一些,尤其是封闭病房。😂
❤第六,预后如何?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较精神分裂症好,较抑郁性障碍差,具有明显的复发倾向或趋于慢性化。
前面提到,首次发作前的应激事件导致的生物学改变会使患者处于一种“易感”状态,导致此后的复发乃至慢性化。
首次发作后约40%-50%在2年内复发,即使采用锂盐(双相情感障碍常用治疗药物之一)进行维持治疗也只能维持约50%-60%的患者获得较满意的治疗和预防效果。长期随访发现,只有约7%不再复发,45%会出现一次以上的复发。
📖参考书籍:
《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
《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第2版,郑瞻培主编)
😋最后的碎碎念:
在我们国家,精神病学的很多知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对于精神病人的歧视也广泛存在。这篇结合小说所写的小作文希望给大家一点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科普,患者们也都是普通人,很多时候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自己也不想患病,很多时候由于病情发作他们难以自控,患病带来的绵延不断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和家人最清楚。有了理性认识,才能互相理解。感谢小非哥塑造了这样一位丰满立体的角色,让读者们对双相情感障碍有了一定的认识。《天地白驹》不仅有对于现实社会话题的探讨,还具有悬疑、惊悚、软科幻、浪漫至极的爱情等多种元素,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原耽小说,喜欢小非哥作品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