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到底是怎样的?
疑病症是指患者常担心或者深信自己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且该观念持续、强烈。
患者常过分地关注自身健康,对自身健康过分担忧,唯恐患有某种严重疾病,或者深信自己已经患了严重疾病。
虽然患者诉说自己有很多不适症状,但反复就医及反复检查均未发现相应疾病的证据,医生解释也不能打消患者疑虑,常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
患疑病症不常见但也非罕见,一项调查显示疑病症的患病率为0.15%,也就是每1000个人中有1.5个疑病症患者,病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当。
疑病症的发病高峰年龄男性为30~39岁,女性40~49岁。
疑病症常有哪些表现?
▶首先患者对自身健康过分关注,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如心跳、腹胀等)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尽管各种检查结果正常,经医生耐心解释及再三保证都不能消除其疑病信念。
▶其次疑病症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可涉及身体的不同部位,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疼痛,患者对疼痛部位及性质描述不清,有的诉述全身疼痛,常见头痛及下腰部或右髂窝疼痛。消化系统症状(如口中异味感、恶心、吞咽困难、反酸、胀气等)也较常见。
▶另外,心悸、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怀疑自己五官不正、乳房异样、极端怕冷等也可为疑病症患者症状,患者常怀疑自己身患绝症。
疑病症包括哪些类型?
不同疑病症病人的特点:
·感觉性疑病症:此类患者主要为疑病性不适感十分明显,伴焦虑或抑郁;
·观念性疑病症:此类患者疑病观念较突出,躯体不适及心境变化不显著。
另外,有的患者怀疑的疾病较模糊或广泛,有的则为单一的疑病症状,部位具体而明确(又称为单症状疑病症)。
什么情况下易出现疑病症?
▶有各种疑病倾向症状者,过分敏感、存在依赖性人格特征者易出现疑病症;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存在人格障碍或神经症者,父母对子女的健康过分担心或焦急也易在子女身上种下疑病的种子;
▶部分患者确因体质差易伤风感冒、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该类患者更易出现疑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