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月记录:那些五彩斑斓的负面情绪们
形色个体组成的群落像一个N面体,要在各种切面之间找到平衡其实很难吧。
#那些五彩斑斓的负面情绪们#
近几个月时常有负面挂在热搜上。某天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一个小妹妹给我的留言,大意是近段时间的负面新闻让她感到消极,问我对于“正能量”的定义是什么?
“越长大越发现对世界的某些方面是失望的,无力的。”
那段时间鲍某与继女的故事在微博愈演愈烈,故事1.0,2.0,3.0版本不断更新,我已经很少关注了。想给屏幕那头的小妹妹一些正能量,却担心我给她的“正能量”不是她想要的答案,或者对她一点儿帮助都没有,毕竟真正认可的东西往往是自己找到的答案,很少是经别人传达的东西,人们并不那么容易被说服。
最后我给了她一个很中立的回复,就像那些在文艺书店卖38块钱一本的《答案之书》,翻开尽是无用的答案,却也曾让当时恍惚的我捕捉到一丝难得的勇气和期待。
也许我给小妹妹的回复连38块都不值,但那些负面情绪,需要一个出口。
想起来去年和一朋友去顺德的时候,在地铁上碰到一个情绪黯然的女孩,她的妈妈在一旁轻抚她的手臂,起初以为她是身体不适,后来她突然将头埋在车门旁的柱子上哭了起来,肩膀耸动。她的妈妈向站在周围的我们解释,女孩是学医的,因为看到前一天的患者砍伤主治大夫的新闻,感到难过又害怕,情绪不太稳定。
在心里默默为女孩的纯善点了个赞。那段时间医闹连续出了好几起,低压真切地沿着网路输送到各个枝节末端,成为一些人的饭余谈资,成为一些人的心头阴影,也成为一些人的隐涩苦痛。明明生活在同一片规则下,有人维护规则,有人打破规则,也有人在挑战规则的底线,形色个体组成的群落像一个N面体,要在各种切面之间找到平衡其实很难吧。
#搭上“云”列车#
最近的生活愈发老年化了,大概是因为早起做饭成了习惯,感谢疫情,让懒人有了点浅显的自律。
周六早晨起了个大早,煮了碗枸杞桂圆鸡蛋糖水,叫上早早等在网络另一头的基友云看片。 基友近期迷恋王家卫与张国荣,这是我们在2020年云看《春光乍泄》的第四次,每次看完她都要弹个视频胁迫我听她那头放的原声CD,是不是每个放着碟独自在房间游走与摇晃的人儿都会有一瞬间觉得自己像张国荣般慵懒与妖娆?
中午和闺蜜云视频做饭,削红薯、煎鸡翅、炖卤料,时不时搭几句话,偶然瞥见厨台角落的向日葵已经焉得不成样子,该换了。

做了双人份的鸡翅焖锅,一个人正好吃两顿;箬做的是百合瘦肉汤和奥尔良烤翅,真巧,吃了鸡翅,一起快乐上天吧。
下午,整理了手上堆积的一堆事儿,因为疫情耽搁下来的好多事情,从上周开始慢慢捡起来,要开始忙活了,一时间还有点不适应。
很久之前在一个博主那儿看到“燃烧至尽综合症”这个词组,指持续努力到一个临界点,彻底耗尽了自己,再也无法打起干劲,早上起不来,无法工作,也不想经营亲密关系,无梦无爱无动力,没有上升渠道也没有逃避空间,只有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虚脱感,就像燃尽的燃料没有复燃的可能。
希望我永远别跟这个糟糕的词搭上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