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搬到武藏小杉来了以后,周末就没有什么安排了。从前每周六一定会去日语教室的,随着日语水平的进步,也逐渐不再感到去的必要了。
周末原本每隔两周会去一次画室,但是因为疫情问题,所以连续两个月没开了。而六月起估计气温会上升,这样一来,我或许更愿意在家画画吧,毕竟飯山満离现在的家太远了。
周末没事情做,所以早上总是可以睡到很晚。日子过得很悠闲。
今天早上起来,先是洗了个澡,然后出门去眼科,买东西,剪头发,然后回家煮饭。(对了,剪头发的小哥很帅,留着长发,利落地扎了起来,脸上的线条干净利落。把我的头发也剪得很好,只有五分钟,却让我感觉很满意,下次准备找他剪整个头发----这次只是刘海,但是仅仅是刘海就很能体现功力了。)
回家煮饭。吃完饭后,发现今天天气很好,于是决定去散个步。这一散就散了一个下午。从大概两点起,散到了傍晚五点。
记起家附近有河,所以往河边走,结果风景意外地好。
*上次台风这一带被淹了,所以以为是很不怎么样的地方,结果一去,发现河边都是草,还有很多人在跑步和散步。
沿着河走了很久,唯一遗憾的是没擦防晒霜。
听着巴菲特的传记,一边想着我跟他一样不善于和异性交流呢。
第一次听他的传记时,曾感觉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鲜感则慢慢淡去了。刚开始意识到原来有人是以数字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的,而到后来,因为这个概念不断地被重复,于是便不再觉得新鲜了。
今天听地是他的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是怎么上哥伦比亚的大学的,和老师的关系,和女生的关系,等等。
感觉在他上大学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很迷茫的时期,而上大学以后,也不是立刻就清楚自己应该走怎样的路的。
虽然他从小就喜欢研究数据,试图用数据来预测未来。但是不代表他一开始就清楚自己要走怎样的路。
他后来走的路,应该是在一路的摸索中逐渐明晰的。(现在我还只听到他大学毕业开始找工作那一段)
所以,应该说,多数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人生之路应该怎么走的。
你可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是不可以精确到每一步要怎么走。
就像我,以前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记者,或者编辑,但大学四年努力过后才发现那不是我想要的。
后来以为自己想做咨询,又以为做it的人很帅,于是懵懵懂懂地走到今天。但是这一切其实一直都是我选择的,从以前到现在的每一步,没有哪一步是由父母替我选的,所以我从来不会把不顺推脱给别人。
扯远了。总之听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但是也有小小的收获。
他最失败的一次,是某次在赛马场上,输了以后,又连续下注,直到把钱几乎输光。之后他去餐厅点了些吃的,花光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积蓄。
当他当时意识到,自己错就错在,以为输了一局后再下注,他一定能够扳回来。
这让我想到k。当时的他试图不付出任何东西,却引我不断下注。因为回报是丰厚的(即可以和我理想中的异性---k交往),所以我被套了一段时间。
从前跟顾也是这样,他不付出,只是吊着我。
但是在某一个节点,我跟k说,这个游戏我不玩了,于是我退了出去。
付出的所有感情,是沉没成本,纵然可惜,但如果不撤退,可能会血本无回。
所以我退出了。
听到巴菲特那么总结,我突然有点庆幸自己没有让贪欲(即跟级别高于自己的人交往的贪欲)控制住自己太久。同样的错误,犯一次就够了。
回家后开递爪,今天难得地碰到了一群正常的人。大家年纪都比我小,有些小了九岁。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听的歌依旧是林俊杰和周杰伦,听说前段时间后弦还重新火了一阵子。
神奇。难道这年代没有其他好歌新歌了吗?我没觉得庆幸,反倒感到有点担心。华语音乐怎么了?
小朋友们因为比我小,所以说话都是姐姐什么的,然后问我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如果跟国内的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聊,一般是一定会被问到的问题。
中国人之间有些话是不用明说的,就像日本人之间也有的那样(在日语中,叫暗黙の了解),我有时候觉得还是不懂会比较好。
于是我回答他们说,计划是27,但是计划没赶上变化。我应该跟18岁的自己说一声抱歉。
最近的心态比较神奇。因为疫情关系,一般不会约朋友出去。所以就几乎每天都在家听有声书,学习,或者睡觉。
想跟人聊天了就上递爪,朋友圈虽然还是照发,但是寂寞之情比从前少了很多,应该回头自己重新看时也能感觉出来,跟去年11月份时比好了太多了。
不再像以前,上班前因为想起了k突然没了力气,于是需要坐在地上,录上个20-30分钟的视频,才能缓解自己的悲伤之情。
但我仍然是实时想起他,甚至经常在梦里见到他。昨天梦到他又上app来看我了。
前几天或者是昨天,我梦里跟他说话了,但是又在心里作了个假设,即使我们又说话了,交往了,结局也还是写好了啊。我会因为他忘了跟我联系而生气,然后再次爆发,循环往复。
关于我换工作这件事,我都想得出我们能怎么对话了。我发个朋友圈说我换工作了,然后他跟我说,你换工作了?我说,对呀。他问我是什么公司?我说不是很有名。但是是做咨询的。他于是问我,在哪里。我说在大手町。他说,哦。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跟塔罗预言的一样,总是说不到重点上。
我不再算塔罗是因为,即使你事先知道了你会跟他相遇,也无法改变故事的结局。
shu会偶尔联系我。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轻浮。但是我们认识很久了,大概有一年半这样。在认识yoon之前就认识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如果k跟他一样,那么我和k还会保持着联系吧。
如果感情没那么强烈,的确是还能保持联系的。
跟k分开,已经过去五个月了。如果说从不后悔,那是假的。今天我这么想过,如果我更成熟一点就好了。
在听巴菲特和苏珊的故事的时候。
苏珊不会嫉妒巴菲特跟其他女生出去约会,她非常成熟。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她不爱巴菲特。
我想起知乎上读到的一个关于女生怎么倒追男生的回答,那个姐姐就是心理非常强大,她说从最开始对方隔一天才回一条,到后来慢慢能开心地聊天,她等了很久。期间那个男生还跟别的女生交往了,她说就算这样,她也没有删他。
结果后来两个人在一起了。而那个男生则变成了从前她喜欢她前男友时的状态,即情人眼里出西施,真诚地觉得她比自己好看多了。
我并不是因为这是一个有完美结局的故事所以喜欢它。我之所以再三地想起它,是因为那个女生的坚定和成熟是我所没有的。
如果我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受到那一切,如果我没有度日如年,或许他就还在我的生活里了。
今天,是我第一次这么想。
之前我从不觉得自己做的决定是错的,因为当时生活已经继续不下去了,所以那是我一定会做的选择。
但是今天,我只是突然希望,自己可以更成熟一点,更坚定一点,自己的感受性可以更低一点。
然而时光无法倒流。
你无法回五个月前,去跟自己说,你不要动手。等五个月,五个月以后,你会变得稍微理智一点。
你也无法回到2018年的11月,跟那个夜晚的自己说,你好好睡觉,第二天起床也不要多想,不要删yoon。因为一年后,你会波澜不惊地想起他的。为什么不等他来写这个故事的结局?
你做不到。
人最可悲的地方就在于,会因其性格的缺陷而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
我始终走不出的,就是和男生交往时,立刻感受强烈,然后有什么不按自己心意进行时,就会胡思乱想,然后立刻删人的怪圈。
这是我在看某个朋友的朋友圈时所感受到的。她是那种别人说什么话都觉得是针对自己的,三天两头在朋友圈里怼人。
其实人家真的没那意思,至少我看那个圈子的人,大家其实都还好,没有谁特别针对谁。
但是小姑娘就跟战斗机一样,怼天怼地的。
只是没有人会告诉她,这是她性格的问题。
她如果改变了她的性格,就能够从痛苦中走出来。(她自己因此深深自责,几乎要得抑郁症了)
而我也是。我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性格,(在亲密关系中略微扭曲的性格),我恐怕将孤独终老吧。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看法。
人是很难走出自己的命运的。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人很难改变自己的性格。
就像我做的很多选择,看似意外,其实都是由我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
我会在厦大和上外之间选择上外,因为我性格里有往外闯的一部分。而选择上海和日本时,果断选日本,也是因为我本身是那种想要往上走的人。
所以后来吃再多的苦,也不会往回走。
而我的一个高中学弟就不一样了,他从美国留学回来,跟我说一定会在上海立足,结果过了几个月就回了厦门,在那里娶妻生子,过得很安稳。
这当然只是人生选择的问题。
但是我知道,无论是我,还是张,都是那种在上海或者北京,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咬牙坚持下去的人。
*这样的坚持是否有意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也许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你想要的是幸福,那么远离亲人的选择,或许跟你最初的目标,恰好是南辕北辙的。
但是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一定会选择去上海,来东京。因为我知道自己虽然来了以后可能会后悔,但是不来则一定会后悔。我会后悔自己没有努力奋斗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高的程度。
话又扯远了。
总之吧,我想努力去改一下自己的性格中致命的缺点。特别是在和男生交往方面的。希望自己能够变成熟一点。而这种成熟,不是假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正能够宽容对方,允许对方跟自己不一样,允许对方不按自己预期行事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