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和我
我喜欢喝豆浆,谜之喜欢喝豆浆。当然我也喜欢喝水果茶和绿茶掺奶茶,不过这是长大之后的事情了,但是豆浆,是我从小就喜欢喝的了。 这是有一段渊源的,我很是觉得,一般记忆里就喜欢的东西,长大后会更喜欢。也许是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赋予了它们不寻常的意义,当然我也不搞那一套“为了怀念……而喝”,我还是因为喜欢喝而喝的,因为常见而喝的。果然我还是个俗人吧哈哈。不,我就是个大俗人。 这要从我小时候谈起。 我小时候外婆就喜欢榨豆浆给我喝。正好我也不排斥,喝着喝着就习惯了,喝着喝着就喜欢了。主要还是因为我生在乡下,也可以说是乡下独特的馈赠吧。外婆每年都种黄豆的,黄豆收获时间比较早(反正比水稻早),而且即使种黄豆只是副业,但每次收黄豆能收得比较多,卖掉大部分, 除了必须要留下黄豆种子来年点豆子(就是播种黄豆种子),其余会专门留一小蛇皮袋给我榨豆浆喝。这么说来我也是黄豆的受益人hh。 豆浆这个东西,可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喝(只要把黄豆好好储存起来),不过,印象里我只在夏天、秋天、冬天喝过。 无数个无论说话、呼吸都冒白烟、不戴手套会生冻疮的寒冷的清早,我都喝过豆浆。小时候我外公外婆除了种田还要上工的,非常忙的,我早上起来(那时幼儿园),外婆可能就不在家了,早就去上班了,但是爷爷可能迟一些去,我就坐在大的方形木桌旁就开始吃早饭。那时候有连续几年,每天早上都有个外地的男人骑着个前面有单杠的老式黑色自行车卖馒头,好像我外公外婆常常会给我买一小方便袋的小甜馒头(小馒头就和现在比较大的山东冬枣差不多大),馒头从那人自行车旁的大篓子里拿出来时还是烫手的,必须要冷一会儿才能吃,和豆浆一起吃,或者和粥。记得那时一小袋热乎的小馒头只有一块钱,对,一块钱就可以买那么多。外公外婆从来不吃,只有我吃,他们貌似只喜欢早上吃白粥与外婆腌的咸青菜、咸麻菜、咸油菜、咸胡萝卜干,如果是冬天,就加个年糕到粥里一块吃;如果有人过大寿散了寿桃(寿桃是印着寿字与花纹的、形状为桃子状的馒头),就喝粥吃寿桃。那豆浆就是为我而榨,因为榨一次豆浆有好多也喝不完,所以我们一起喝也是常有的。我小时候一喝牛奶就想吐,一看到煮鸡蛋就想逃,豆浆是唯一既有营养我又爱的。 喝豆浆是极好的!香香浓浓的,但是也淡淡的,说不清,是喜欢豆浆的浓,还是豆浆的淡,喝它时它味道浓,和别的比,它又似水一样寡淡。喝豆浆时再挖一勺白糖,当然糖总也化不开,不过谜之好喝。还甜!小时候的我怎能不喜欢呢。 只是,总有一大不好!每次外婆榨完豆浆,这个豆腐渣都过滤不干净,虽然过滤了一次,喝时又有豆腐渣沉淀下来了,加了白糖,我就要搅动,一搅动,这沉淀在碗底的豆腐渣也跟着旋转,喝到嘴里就不纯是豆浆,还有豆腐渣,怪难受的。即使是甜甜的。 我外婆这个人做事很虚很慌张,性子毛躁(现在我家里人都说我性子像她,大家都说要改)她骑电车就骑跌着,摔断腿。这可怎么好,只能等慢慢恢复。这时候,外公就会按妈妈还是外婆自己说的,把豆浆、花生一块榨着早上给外婆喝,有时也看过他们加过红豆、黑芝麻一起榨的,榨出来的有红一点的,黑一点的,都是浓浓的,给外婆补补。不过我还是喜欢单纯拿黄豆榨的。 较少的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时,那时候妈妈的工作是要上夜班的,一天白班,一天夜班,非常辛苦,我当时也是幼儿园,那时候幼儿园每天都有校车来接我们,我又不能迟,迟了就得让爷爷奶奶自己送我去了。但是如果赶上我乘校车走之前,妈妈正好夜班回来会给我带豆浆!我就心中一紧,想着妈妈快回来,再不回来我就要去上学了,我就等不到豆浆了。对,虽然除了豆浆,她也会带蒸饺包子之类,但我从小吃饺子或肉包子不吃馅,尤其讨厌吃饺子(尤指那种塞了很多肉的,吃了会犯恶心,现在水饺可真是好吃,可能里面没什么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跟着对于肉饺子、肉包子也就不感兴趣,我就只喝豆浆就行。也只要一块钱,一块钱一杯好像,当时好像更便宜,记不清了。菜场都是这样的。菜场的豆浆和家里榨的豆浆,当然不是一个味道,外婆说当然家里榨的浓,质量好(哈哈),外面兑过水。不过菜场的豆浆我也爱喝,掺水又怎样呢,很好喝啊。我以后初中、高中去过的早餐店里的豆浆都是兑过水的,不过都好喝啊!(但是我特别讨厌那种调制的“豆浆”,当然也不配叫豆浆,不管豆浆怎么兑水还是豆浆,但那种调制的再甜也令我恶心。) 记得好像是我大班还是什么时候,我看见邻居家的姐姐吃土司面包、喝豆浆,土司为了保鲜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凉飕飕的,豆浆也是冰冷冷的,当时觉得怎么能这么能好吃啊!她给我吃了一点,我就暗暗记在心里,果真妈妈带我逛超市我到处要找土司面包(那时我只记得这种面包的样子,不知道它的名字)。那次我好像带回家一个大水蜜桃、两袋土司、好多草莓还有什么别的吃的记不清了。当天下午我就正好一个人在家,我硬生生吃了一袋土司、所有的草莓、一碗豆浆(现在我和妈妈说起来这事,我自己也是愣愣的,其实我不能吃,现在也吃不了这么多,但是那时脑子坏了估计,居然吃这么多,才这么记忆犹新)。哈哈,所以现在我就觉得,土司和豆浆才是最好的搭配,夏天,尤其是夏天,放过保鲜柜的土司和豆浆都凉飕飕,不是最好的搭配吗哈哈。 还有小时候在南京的一个菜场看过好多豆浆都是用袋子装的,喝豆浆且不让豆浆洒出来是要一定技术的,得先把装豆浆的这个袋子扎口子的地方竖着拎着,在顶端有空气的地方用吸管戳一个洞,这样就好吸溜吸溜豆浆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喝,很狼狈,都洒了,就再也不敢喝这种豆浆了,可是正是因为第一次喝都洒了没喝到,我现在一直记着。好像我长大后还喝过一次,成功喝到了而且没洒掉。 我上高中时,奶奶照顾我。我们同学都找到一家宝藏包子馒头铺(是那种连锁店),里面的麻辣小龙虾包子特别好吃,豆浆也好喝。冬天就喝热豆浆,夏天就喝冷豆浆。每个周日晚上我都得吃完晚饭去上晚自习。但我有时候夏天、秋天时没胃口,下午就喝豆浆,有一次下午喝了三杯,肚子饱了,就不吃晚饭了哈哈。也有过暑假的早上出去玩,没吃早饭就去买了一杯永和豆浆,喝一杯午饭时肚子也不饿了。 豆浆热量好像很高,但是我喝过了肚子也饱了,就不在意什么。 我记得林海音写过她后来回台湾后苦念北平,其中吃的就包括北平的豆汁儿,我知道很多人都讨厌豆汁儿(我好想尝尝是什么味道,让人又爱又恨呢!)。林海音说她年老后来北平就想念那个豆汁儿的味道(记不清了)。人家说豆汁儿看起来灰暗(是绿豆汁儿发酵的),闻起来有股酸馊味儿,喝起来除了怪还是怪。汪曾祺写豆汁儿道:“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梁实秋也写过豆汁儿:“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己。”还有人说没喝过豆汁儿不能算来过北京。是的!我以后再也不跟团了,都没尝过豆汁儿! 我对于豆浆的感情,小半儿也有他们对于北平豆汁儿的感情(不敢不敢),豆浆好喝,豆汁儿于老北平,也好喝。老舍是“豆汁儿脑袋”,我是“豆浆儿脑袋”(这个儿化音好像并不存在)→(不是)



芒芒椰(挣钱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第一季度消费反思 (1人喜欢)
- 静谧的山城—重庆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