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的现世意义
处于后工业时代的人们逐渐丧失了人的自然本性,过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以及机械化的生活质疑了人类原始的存在意义:人为什么要活着?
而中国作为一个被抛在时代迅速发展最前端的国家,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经历了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快速地驶向后工业时代这个被浓缩的过程,所受到的冲击和激荡都是最猛烈的。尤其是当整个精神体系被抽空,信仰体系面临崩溃时,这个时代的人不知如何自处。处于转型期的社会,那些膨胀的挤压的躁动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正是因为这样,那些过去的转型经历,或许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欧美早在上世纪中期就陆续经历了这些转型,当时,他们也出现了叛逆和迷惘,类似于美国“垮掉的一代”,和之后的“嬉皮士运动”、英国的“愤怒的青年”、法国的“五月风暴”,当时的欧美社会精神形态与现世的中国非常相似:科技高度发达、物质生活丰裕、而人的精神却受到控制;对于这样一个状态,他们提倡“回到自然”,崇尚“无为而治”,并掀起了一场“生活革命”来对抗主流的、高科技的、物质的社会,而这恰恰与中国从老庄沿袭下来的文人精神相吻合。
中国书画除了早期的原始画和一些宫廷画,最杰出的成就是文人画,而文人书画中这种“写心达性”的艺术形态恰恰是人类自身精神追求的本源。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倡导“人,诗意地栖居”,说得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对人性的回归:强调生活的艺术化、工作的艺术化、以及人与自然的融合。了解和体悟中国书画是一种经历,而更重要的,将这种艺术精神带进生活或许才是真正的栖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