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全球最cool的10座博物馆!

提到博物馆,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近些年新出现的那些博物馆,越来越像是一场建筑的比拼,一个比一个酷炫的造型,让你不得不折服于设计师的丰富想象。 NO. 01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新馆 【是建筑,更是冒险】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被称作“建筑师中的冒险家”来自法国的著名建筑师 让·努维尔,他设计的建筑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在无数的数据和分析中实现。

正如他的新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独特设计使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自沙漠中一种名为“沙漠玫瑰”的结晶矿物,这是一种岩石,是矿物质在浅盐盆地地表以下的团块状土壤中结晶形成。刀片般的“花瓣”互相交叉的形状在沙漠中层层互叠并蔓延,展示着沙漠中神奇自然现象的独特美感,成为多哈壮观的海滨沿岸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新建筑亮点。


价值4.34亿美元,让·努维尔作为阿布扎比卢浮宫背后的男人,这个建筑由一系列庞大的弯曲圆盘,悬臂角和令人惊讶的十字路口组成,在建筑的立面上,让·努维尔特别使用了沙漠的颜色,让建筑和卡塔尔的特征相联系。








它的展览空间呈扇形展开,围绕着中央庭院 Howsh,这里可以举办户外文化活动。其“沙漠玫瑰”的形状让人想起了卡塔尔的文化和气候。它从地下冒出来并与大地融合在一起。悬挑结构创造出的阴影让游客可以在室外散步,同时也能够保护室内免受炽热阳光的伤害。沙色混凝土包层与当地环境和谐一致。 新博物馆让人自然的联想到沙漠与海洋,并把观众带入卡塔尔的历史与现代的空间中。这些结构与室外的露天空间相结合,是在唤起观者对于古代沙漠中贸易之路上的商队、临时避难所的想象 NO. 02

巴洛克国际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场地面积约有5公顷,距离墨西哥中东部城市普埃布拉约7公里远,位于两条重要道路的交口处。场地与城市之间由汽车、公交车或是自行车等交通方式连接。停车空间被整合在博物馆东侧的两层之中,具有440个停车位、4个公交车位,并且可以停放42辆摩托车和50辆自行车。




博物馆的正面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广场接纳游客。广场上包括了汽车和公交车的下客空间、长凳、信息栏、一个大型的讲解平台以及迎接游客的入口雨棚。立面在晚上可以进行展览相关的投影,同时让博物馆远远就能被看见。 整体的建筑风格采用白色,明亮通透,圆润饱满,表面雕刻纹理装饰,四周的水池呈新月状,围绕着博物馆,建筑倒影在水中,与四周建立起联系。
博物馆的室外是一望无际的绿地,露台上抬眼望去,绿草依依,博物馆的主题中央有一湾浅浅的水池,并设计创意喷泉作为景观,白天和夜景别有一番风味,方便游人小憩放松。




NO. 03
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










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是中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 国家海洋博物馆的造型独特,从滨水公园一直延伸到一旁的海湾内。覆盖面积达8万平方米,共有四条侧翼,分为三层,六个展示区域,15个互动展厅。 博物馆的互动展厅是国家海洋博物馆的一大亮点,从中心的接待大厅一直往外延伸,架空在水面之上,与中心的接待大厅联系串联,游人可从接待大厅进入想要进入的区域,中心接待大厅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联通内外环境的空间角色。 NO. 04












新西兰Len Lye中心博物馆 这个外形看起来像舞台幕布的大型建筑便是新西兰Len Lye中心博物馆,位于新西兰辛普利麦斯。建筑外形的玻璃可以将这座城市的风光映照在其中,整座城市的四季变换、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文明与艺术、繁华与发展都是这里生活的点滴。古典寺庙与波利尼亚的风格于设计之初给了这座建筑不一样的灵感,既注重生态与自然的协调,又诠释了古典比例与美观的重要性。 不过这里是属于Len Lye艺术家个人的博物馆,用水波纹的外立面、不锈钢金属构造,光线的运用和工业的创新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建筑和艺术的创新结合,也给了观者独特而刺激的感官体验。 建筑的外立面是波纹状的墙,玻璃的质感,但是室内完全超出你的想象,室内竟然是一种宫殿般的庄严和古典,搭配精心设计的光,给人一种别样的动感和神奇。 NO. 05










Zeitz MOCAA 艺术博物馆 由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 Heatherwick 设计的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Zeitz MOCAA,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犹太和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它的空间被限定在9500平方米内,分为九层,是一个结合了带有纪念意义和历史性的粮食筒仓建筑体。 一眼看过去,建筑的外部上层全部用玻璃来覆盖,玻璃上配有花纹提升质感,可以说上层是透明的;玻璃的花纹也是颇有讲究,设计灵感来源于威尼斯的灯饰,玻璃表面切割成精致的凸面形状,搭配钢条固定,增强了框架的稳定性。 对于博物馆的来源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原先这里是一座谷仓,名为 Grain Silo Complex,是南非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开普敦曾经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业城市的象征,只是很遗憾1990 年开始停用。后来在Thomas Heatherwick 设计工作室打算重建 V&A 码头的计划,这座曾经的工业城市的象征开始散发出属于它的魅力。 博物馆的中心画廊和中庭空间也是颇具有时代的代表性,由筒仓的42个密集管状的细胞结构组成。筒仓,顾名思义,是圆柱形的空心长管,交错分布,原先这样的结构布局是很不适合进行艺术展览的,设计师为了充分利用好中心展馆的艺术空间,想了很多的办法,对中心的管道进行切割、修剪、拆除,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工业痕迹,又能使中心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切割掉的管道配合灯光和日光,更是呈现了现代化的艺术美感。 在对管道进行不同程度和形状的切割后,中心内部形成了一个空间不小的中庭,呈拱形状,有点古典派的宫殿,这里便成为了博物馆的核心位置。以中庭为中心,四周有很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洞口,延展向各处,而这些向四方延展的洞口便成为了通向各个展区的通道。 NO. 06










巴西明日博物馆 你见过像太空上星际战舰一样的建筑物吗?对,没错,就是那种科幻电影里的未来星际战舰。在巴西就有这样的一座建筑物,它于巴西第二大港瓜纳巴拉湾,是一座博物馆,一座拥有5000㎡的大型博物馆,它的造型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是经典的卡拉特拉瓦风格,这是一种同时实现结构美与形式美的高度协调和统一。 博物馆的光和颜色也非常协调,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里约文化,里约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2012年,里约热内卢市作为一个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为第一个被授予这一名号的城市。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不仅景色最美,而且人气最旺、文化味儿最浓。里约的文化味儿,就是山水之间的灵气及与之融为一体的人文气息,是人种与文明多样性的交会与结晶,是诸多国家级文物遗产及其文化底蕴,是在此生根、发育的文化艺术运动及其深远的影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巨匠和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博物馆正是通过建筑探索城市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广场围绕着建筑,沿着码头延伸。 NO. 07












Louvre Abu Dhabi 大家看到这个有什么感觉?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海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明珠,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让·努维尔师,法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努维尔擅长用钢、玻璃以及光创造新颖的、符合建筑基地环境、文脉要求的建筑形象。他对建筑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实施。综合采用钢同玻璃,熟练的运用光作为造型要素,使作品充满了魅力。他认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是适用外部自然、城市、社会条件的结果。这个博物馆只有四个隐藏的永久性桥墩支撑,圆屋顶似乎漂浮在它下面的55座白色建筑之上。 这个漂浮在上面的巨大穹顶,是一个半圆形,直径达180米。在穹顶上面做深浅不一的镂空,减少重量,让它看清来就像是珠宝一样轻盈又精致。穹顶由八层环环相扣的钢铝搭建而成,形成了7800多颗“星星”的图案,穹顶上面是复杂的几何图形,而下方却是意外的清新凉爽。当然白天和夜景也是给人完全不同的光景,白天阳光可以透过穹顶照射进来,将这个半圆形建筑变成了夜晚耀眼的星空,而夜晚在灯光的装饰下,整个博物馆就像是一颗巨型的海上明珠。 阿布扎比卢浮宫创造的是一个沉静而亲切、充满了光影和映射的空间。这座建筑穹顶极其复杂的几何纹理也成为了它最大的亮点和特色,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场馆内光影斑驳,阳光经过穹顶的几何图形,层层过滤、重叠后,轻柔地洒在洁白的内壁上。随着日照轨迹的变化,室内的“光之雨”也处于无限变幻之中,带来意想不到的光影。通过光产生对比与冷暖,同时产生光影效果,让设计的情感与意境铺展开来。 NO. 08













Amos Rex艺术博物馆 Amos Rex 艺术博物馆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由JMMK建筑事务所设计。博物馆采用了一些不寻常的设计策略,即将展览空间全部设置在Lasipalatsi广场地下。这一策略旨在保护周边一些敏感的历史建筑,并保证Lasipalatsi广场的公共性与开放性。 整个项目真正的看点就在这个作为屋顶的公共空间。大大小小的一系列结构穹顶,让整个广场看起来趣味十足。倾斜的投射天窗为地下展厅带去自然光,而在地面上又像是一个个露出头的潜望镜一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形状的公共空间。 在地下展览空间里,透过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天窗,参观者可以看到地面的街道,感受到自身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建筑师希望借此强调一种场所感,使参观者深入地下6米时依旧能感受到所在之处是城市的一部分。 超过2200平方米的画廊空间由一系列的地下穹顶空间组成。弧形的屋顶让空间呈现出流动性,也让有些特定形式的展览在这里格外出彩,比如teamLab。 NO. 09






V&A Dundee博物馆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在2010年竞赛中赢得了该项目,建筑的设计与建造花了整整八年时间。博物馆造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格兰东北海岸线上的悬崖。博物馆外表皮的材质是预制混凝土,建筑的外轮廓沿着起伏的混凝土墙延伸,由此生出奇妙的视觉光影效果,并且形成的光影会随着天气和时间而变化。 作为一个连续的结构,V&A Dundee 博物馆的形状像两个倒金字塔,在顶层连接,形成画廊空间。其扭曲和折叠的几何形状具有双曲面墙,其中没有两个是相似的。 NO. 10
V&A Dundee博物馆

你见过在悬崖峭壁上的博物馆吗?V&A Dundee博物馆就是这样要做神奇的博物馆,由扎哈事务所设计,这座地理位置惊世骇俗的博物馆嵌入海拔2275米的山之巅,临近南蒂罗尔最受欢迎的滑雪胜地,在群山簇拥中俯瞰齐勒河谷。设计理念是希望游客下到镶入山体中的博物馆,体验“洞穴”,然后到达山巅的另外一侧,在观光露台上享受山谷全景。


因此,针对山谷中的美景,扎哈事务所的建筑师设置了三个不同方向的露台:第一个面朝西南望向Peitlerkofel山峰;第二朝南面对Heiligkreuzkofel山峰;第三个则朝西,可观赏Ortler和南蒂罗尔。





宽大的窗户让自然光深入室内,并为游客带来叹为观止的风景,建筑外饰面和内部饰面几乎全部采用混凝土现浇预制板。


博物馆是高度浓缩的历史和世界 ,是存贮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巨型宝藏。大型的博物馆,其藏品数量可达百万级别,其中蕴含的科技、历史和文化价值难以估量。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托克维尔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句经典台词:“我们努力奔跑,只为留在原地。”身处寒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停留原地,直至被冰冻而无法前行。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长,总有有趣而不为人知的地方在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