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枇杷,忆莆田(下)

这次且说前年和先生应朋友之邀去莆田过端午的事。
那阵刚看过黄永玉的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写他在泉州的经历,说到老君像、洛阳桥,还有与弘一大师的偶遇。很久前在弘一大师的书里看到他说泉州是佛城,印象颇深,便记下了这个地方。在黄老的书中再次看到更具象、更鲜活的泉州,便动心想去瞧瞧了。莆田距泉州不远,既然朋友诚意相邀,去看看龙舟赛,再顺路去泉州,真是再好不过。
朋友开车到机场接我们,开过小镇似的一片区域,来到一个市场,说买些鱼回去。那些鱼我基本都不认识,别说南方的鱼,就是北方的鱼,能叫出名字的也很少,着实是件恨事。虽不认识,却不妨碍我看热闹,很快就看到了跳跳鱼——这不是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看到的鱼!据电视上演,这小鱼生活在滩涂里,想捉它们可要具备神功:先得眼神好,能在极远处看到小鱼露头,然后快而准地抛出绳索,一掷套住。只见渔夫绳出鱼至,屡发屡中,真是神技!这小鱼的长相也格外有趣,全然一副能进卡通片说人话的模样,竟来到世间成了食物。
身世传奇,身价也不菲,每斤将近一百元。朋友没有买的意思,我也不便开口,因为不会让我付钱。他看好了小杂鱼,说小杂鱼好吃,买一些回去。想着小杂鱼嘛,几元一斤肯定就买来了,竟要三十几元一斤!令我对莆田的物价刮目相看。又买了什么完全记不得了,我的心已经全被跳跳鱼占据。
又开了很久的车,沿路很多别墅一样的小楼。朋友说这边的人都出去做生意,赚了钱拿回家盖楼,都暗暗比拼谁家的楼盖的好。盖好了回来住吗?不住,继续在外边做生意,很多都是只有家里的老人住。
终于到了。一个大院儿,两幢大别墅。迎面五层的大白楼是朋友的哥哥的,很像旧时的政府办公大楼。旁边的四层欧式小黄楼是朋友的。朋友的妻子和父亲在家,热情地出来迎接我们,我们叫嫂子和伯伯。把行李放到朋友家,便去他哥哥家喝茶。他哥哥平时不在家,只有伯伯自己住在这边,平时聊天吃饭都在这里。
楼内空间很大,一进门便能看到佛龛。左边是饮茶区,三面红木椅,能坐近十人,中间一座正方形的红木茶台。右侧是吃饭的区域。往里去,是厨房,分里外两间,外间储物,里间做饭,单里间就有我家的客厅大。先生随朋友去楼上看了一圈,说二层三层平时用,再往上的两层用不上,全是灰,看来房子大也有房子大的难处。
伯伯话不多,却很慈爱。喝茶的时候,听我说看到跳跳鱼,便让朋友第二天去买点,说这个鱼现在吃正是时候,过了端午脑壳硬了便不好吃了。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这样兴冲冲地说,可不是在要鱼吃?
晚上嫂子做饭,我要去帮忙,朋友不让,说他去帮忙,也展示一下手艺。待开饭,几个邻居也过来一起吃,热热闹闹的一大桌。儿时,关系很好的邻居常会互相送自家做的菜,这家送条鱼,那家送盘饺子,来往间都是满满的情谊。可是如今,在楼里住了十几年,和邻居说过的话都有限。那种儿时习惯了的属于民间的温情,不知怎样忽然就没了,再寻不回来。而此刻,又是朋友又是邻居的一大桌人,说说笑笑,如梦一般。
第二天四点多就醒了,先生还在睡,我也不起,躺在床上听鸟叫。先是一只鸟,啼声婉转,似在寻觅伙伴。如此几次,有了回应,开始对答起来。很快又有鸟儿加入进来,像是热闹的辩论了。再过一会儿,所有的鸟都醒了,叽叽喳喳的乱成一锅粥,那些婉转的啼音像完成使命般隐去了。
大概七点,先生醒了,洗漱好下楼,便被喊去喝茶。这边的习俗是先喝茶再吃早饭。泡上茶,并不多饮,喝过两杯便去吃饭。吃了什么却已记不得了。
吃完饭,嫂子说要去煮鸡蛋,朋友让我跟着去看。只见她先到院子里去采植物,这里看看拔几棵,那里看看拔几棵,偶尔还闻一闻,像是在辨识对不对。上前去,问采的都是什么。她笑笑,好像也说不出名字。有的说的出,却没一个是我能听懂的,不知是不是当地方言。
采完植物,便去生灶火,不是在昨天做饭的厨房,而是楼外一个单独的小屋,有点像《射雕英雄传》里穆念慈救完颜洪烈的所在。里边有好大一个黑铁锅,直径大概有一米,锅上盖着木盖。这场景还只在电视里见过!只见嫂子把采来的植物放到锅里,那植物上还有蚂蚁呢,却也不管。然后添上水,放上鸡蛋。接下来要生火了,嫂子说太脏,让我出去玩。

去院儿里转,有个小凉棚似的所在,爬满了绿植,从上边垂下来一个个绿色的小圆果。问在一旁吸烟的伯伯这是什么果,说是百香果。竟然有这么多百香果,真像个富翁。可惜那果儿还要等几天才能成熟,和它们说什么也不灵的。再转回小屋,鸡蛋已经煮好了,竟然都变成了粉色!怎么变的?是那些植物的功效吗?还没等问,就出发去看龙舟赛了。
伯伯和我们一起去,还有一位昨晚一起吃饭的邻居,嫂子留在家里。多好玩呀,一起去吧。她腼腆地摇摇头,不肯。又坐了好久的车才到河边。河里的石滩上有两堆龙舟,舟旁没有人,岸上已很多等待的观众。在人群里打探消息:什么时候开始?要等水涨上来。水什么时候涨上来?不知道。只两个龙舟队吗?别处还有。
我们从岸上下来,往龙舟走去,竟然还看到一个摆了猪头的祭台。已经走过很远了,心里还不断说,竟然是真的猪头,竟然是真的猪头。走到近处,才发现大龙舟很高,最低的地方已经快到肩膀位置了。舟身画着绿色的龙鳞,末端画着威武的大龙头,卡通电影里出来的似的。龙舟上有锣有鼓有船桨,朋友说上去照相吧!先给他们照,只见他们握桨作划船状,欢喜的不得了。又要给我照,我刚站上龙舟,就听到远处一声大吼:“女人不能上龙舟!”吓得我赶快下来。好像有女人上过的龙舟会翻掉的说法。
天很热,我们等啊等,也不见水有要涨起来的意思。朋友说回去吧,他的邻居也说要回去,他们对龙舟赛都没什么期待。看伯伯在太阳下热得辛苦,也不忍心说再等等,便回去了。到了家,伯伯让嫂子带我去买点水果吃,说枇杷正好吃。可惜走了几家店都不见枇杷,说刚刚过去。店里只有常见的苹果、香蕉之类,很让人泄气。
下午又来了两个人,一个从江苏来,一个从仙游来,朋友张罗着打牌。还来了几位老伯,和伯伯打一种没见过的纸牌。我和先生都不喜欢玩牌,和嫂子去听戏。

一间宽敞的大屋子,搭上了戏台,摆上了椅子,便是演戏的所在了。看戏台上的条幅,“福建省莆仙戏二团”。不要票,想坐哪里坐哪里。陆续有人进来,相互招呼着,很快就坐满了。后来的便站着,也有自己拿着凳子来的。

虽是免费的戏,演的却认真,装扮唱腔都不差,只是声音震耳。震耳也不回去,不然做什么呢,除了院里和天上的风景,没有任何可玩的东西。这里,真的好寂寞啊。

晚上又热闹了,人更多了,菜也更丰富了。我的跳跳鱼出场,竟被炸成了黑黑的小鱼,半点看不出生前可爱的模样了。味道却好,没人太在意它,被我吃了一条又一条。坐在我旁边的是仙游来的朋友,听我说知道仙游,特别开心。见我吃跳跳鱼,也说这个鱼过了端午脑壳就硬了不好吃,现在吃正好。一屋人闹到很晚,过年似的。
第二天就要离开了。吃过早饭,伯伯一个人骑了电动车出去,不久带回来一大包新鲜的荔枝,让我们早上吃一些,剩下的都带走。忽然很想哭,很不舍,却没有什么可以为他做的。朋友不久也要离家,老人便要独自守着大屋,静待岁月。

离开后,时常想起伯伯。每次想起,心里都感觉很暖,然后鼻子又酸起来。看到荔枝时,我会想起你;看到枇杷时,我会想起你;看到可爱的小鱼时,我会想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