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了,必须做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思来想去,还是应该为自己的30岁写些什么。
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自己30岁的时候应该会是什么样子,唯独没有想到会是现在这么样子。
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总是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青春不会消耗殆尽,总觉得30岁离我好远好远,远到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去“挥霍”、“浪费”。

我想用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这个节气来形容30岁,因为我们也总是觉得冬天特别漫长,忽然一个春雷滚滚,悄无声息间万物重生,天地忽然间就明亮起来,生命的五彩斑斓瞬间渲染大地,就像是青春的气息,肆意张扬、来势汹汹,来不及一点点防备。
关于“焦虑”
”直到28岁的时候,我开始感受到这种焦虑,但很快就被安逸的生活状态给湮灭了;29岁的时候这种焦虑愈加严重,焦虑到有过深夜痛哭失眠,也许是觉得自己是个loser,好像不曾拥有过青春,一事无成的挫败感吞噬了我,那种时候就像掉进了沼泽地无法自拔,沉溺过后又很快自我治愈。
如今,我真的30岁了,它真的来的时候,我反而很平静淡然,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我比以前的我各种状态都更好:越来越干净的圈子,自律规律的生活,百斤左右的体重,坚强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我拥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于是我不再逃避不再害怕,开始学会接受,一切好的坏的。

主持人白岩松所说过“三十岁之前要不计后果的去尝试,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三十岁之后要做个抉择并且开始做减法”。
是啊,我知道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可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所以自己做什么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和理解,只管不顾一切的去做去尝试。
但过了三十岁就要理智精简了,如果这时候依旧任性,那就是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了。所以我给自己任性的期限是三十岁,之后我将不会把满腔热情放在不切实际的事情上,我会更加追求自己喜欢并且可行的事物,会更加自律更加积极,对生命好奇的探索永不停息。
关于“爱情”
对于婚姻,虽然这场考试别人早已交卷,但是并不影响我去答题。我承认最后只剩自己的时候特别恐慌焦虑,也承认我也无比期待美好的婚姻,并且我有足够的能力经营好婚姻,虽然别人口中的婚姻生活是多么的琐碎繁杂。我希望,有一天在婚礼上是因为幸福而流泪,而不是将就的妥协。我不怕晚婚,不怕孤独,不怕流言蜚语,我最怕的是得过且过的将就。

爱情一定会来,多晚都要等待,在这之前,一定要好好充实提升自己,当你可以把一个人的生活打理得很好的时候,就会很平和的接受一切结果。跟着心走,坚持走下去不要彷徨,很可能就会柳暗花明,坎坷到底也无妨,任何经历都是有道理的。
关于“孤独”
夏洛蒂特在《简爱》里说过:“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越尊重我自己”
我不害怕孤单。人生而孤独,每个人都是孤单的,没有任何人会陪伴我们一生一世。有人陪伴当然很幸福,但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和自己独处。工作后一直独居,在这期间我开始慢慢喜欢和自己相处,与自己和解。我知道即便再密不可分的人,也该定期给自己一个空间独处,当可以和自己相处的很好的时候,一定可以和别人相处的很好。每当有人问我一个人吃饭看电影逛街健身无不无聊的时候,我都回答不无聊。
享受孤独是个必备的能力,希望自己熬过孤独,活成自己喜欢满意的样子。

关于“成长”
成长的过程总是痛苦而又挣扎的。
走入社会的这几年让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工作上的彷徨迷茫,无数次纠结自己的选择,自己直率任性的小脾气也吃了不少亏,渐渐的收起了年少锋芒,开始学着“圆润”谦和,虽然偶尔还是会忍不住想发脾气,也会很快压制下去,告诉自己,不要生气,我要爱惜自己!再不行,发火前默数十秒,十秒后便不想发火了。职场必备技能,就是消化坏情绪,保持稳定的状态,学会把工作生活分离也是项必备技能。
再也不是初出茅庐的雏鸟了,职场的残酷时时刻刻在催促着自己快速成长。每个人背负着生活的各方压力在拼命工作,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心事愁苦,谁也不想在职场里忍受别人的负面情绪。
后来,我把所有的情绪都调成了“静音模式”,不再和谁倾诉,也不再和任何人发泄。

关于“失去”
世事无常,人们似乎总在失去之后才倍加珍惜。
这两年,爷爷、外公、奶奶相继离开,至今还觉得这是个巨大的谎言,我宁愿欺骗自己他们去环游世界去了,可能很久很久都不会回来了而已。
从前觉得,他们永远都不会离开,会一直陪伴我们长大。直到爷爷的忽然离开,那晚听着曹格的《爷爷》痛哭了一整夜,脑海里全是爷爷笑眯眯的模样,第二天眼睛肿到睁不开,冰袋敷了会就擦干眼泪回家了。
时间不会等我们去弥补遗憾和悔恨,它只会悄悄地从我们身边再走一切珍贵的东西,这种失去后无法弥补的无力感才是最可悲的。
30岁,不慌不忙,也奋勇向前。匆忙的来到30岁,还没看清脚下的路,或者还怀着年少时的憧憬,却发现世界并不那么友善。也许,最美的时光才刚刚开始。愿我们,眼里仍有闪烁的星星,心中还带着诗和远方,去踏足未知的岁月。往后余生,愿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