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时该读什么书?
尼兰迦纳•罗伊
在这个动荡之冬,我的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熟悉。如果你也阅读,你会明白这样的套路。首先,你会看标题,一个接一个民主国家陷入困境:英国退欧、美国将要举行事关重大的选举、我的国家经历了公民身份法律抗议和暴力的一季。
然后,你本能地转向书籍——从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散文,到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或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书信;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关于公民自由、或丽贝卡•索尼尔(Rebecca Solnit)关于抗议力量的精辟之言;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在纳粹德国时期的日记,或伟大的印度作家马哈思维塔•德维(Mahasweta Devi)在话剧中描绘的对权力说真话的代价。
我所寻求的并不是舒适或慰藉,尽管这两者在阅读过程中都能找到。相反,在迷惘时,这样的阅读会给我一个指南针,让我分享智者的感受,并得到十分必要的希望。
有意识的阅读能否真的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或是构建应对逆境的韧性?几个世纪以来,阅读者给人的普遍印象一直是那种被孤独裹挟、远离现实、被动的沉思者。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结构化的阅读是对他人体验的深入探索,可能是迈向康复、精神寄托或鼓舞的一步。
“阅读也是投资于你自己的一部分,就像健身、理财和人际交往一样。”澳大利亚作家迈克尔•麦吉尔(Michael McGirr)在《救赎我的书籍:为智慧、慰藉与快乐阅读》(Books That Saved My Life: Reading for Wisdom, Solace and Pleasure)(2018年出版)中写道。但为了幸福读书既不是新鲜事,也不是新潮现象。1916年,美国散文家、唯一神教牧师塞缪尔•麦克霍尔德•克罗瑟斯(Samuel McChord Crothers) 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撰文,描述了一家由其虚构的友人巴格斯特(Bagster)经营的“文学诊所”(Bibliopathic Institute),该诊所由“胜任的专家提供阅读疗法”。巴格斯特的诊所听起来像是一栋奇妙的房子。克罗瑟斯想象,阅读治疗师——他发明了“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一词——也许会治疗疲倦的商人和精疲力竭的母亲,甚至会开出一份合适的书单来治愈偏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阅读疗法越来越普遍。在美国,教育学家们列出了能激发儿童创造力的书单,从苏斯博士(Dr Seuss)到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以及帮助问题青少年度过青春期的小说。心理学家开始评估阅读一系列主题——心性、佛学哲思和冥想、自我关怀和创造力——对于支持那些焦虑及抑郁人士的潜力。
我有一个小书架,我向它寻求灵感与反思、成长与慰藉。随着我不断发现自己的需要,多年来这个书架上的藏书也在缓慢、有机地扩充。我如此频繁地重读其中一些著作,以至于它们现在已成为我的一部分: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和《奥义书》(Upanishads)、巴克提(Bhakti)神秘主义者的诗篇、或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ömer)和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的诗歌。我最需要的都在这里:桑伽姆(Sangam)爱情诗的感性、安妮•普露(Annie Proulx)和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笔下力作带来的欢愉、契诃夫(Chekhov)和吉里什•卡纳德(Girish Karnad)的睿智、塔木德(Talmud)或佩玛•丘卓(Pema Chodron)的冥想作品。
你需要的不是那些前一年荣登畅销书单榜首、第二年就被抛诸脑后的有关自我改善的流行书,而是你会像侍弄花园一样照管的一套藏书。这些藏书应该能滋养并增强你的好奇心、抚慰人生带给你的遍体鳞伤,最重要的是帮你找到并培养幸福感。
你选择书籍,但冥冥之中你最需要的书也会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推向你。最近,在找一批印度自由运动时期的信件时,我偶然取下克莱普勒的《我会见证:1933-41,纳粹时期的日记》(I Will Bear Witness: 1933-41, A Diary of the Nazi Years)。“即使是现在,我也必须做笔记,我必须,不论这么做有多危险。”他在纳粹收紧对德国的控制时写道。意识到人类这种不可抑制的作见证,用个人的记忆与政权、他们的假信息和枪手抗争的冲动,我笑了。
开垦自己的一方天地。整理书架,先收藏几本曾慰藉过你的著作,然后随着自己需要的变化,更广泛地探索。就像花园一样,你的书架也会随着季节转换而变化,并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长出分枝——但将来它们会多么有效地给你带来康复,让你恢复元气啊。
静水流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人为什么会恐惧自由? (1人喜欢)
- 瑞·达利欧:《国家如何破产》 (8人喜欢)
- 中国人为什么很难理解“自由”?
- 保罗·罗默: 为什么说互联网比书籍更重要?
- 素书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