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时代,平凡的生活。
疫情在家的日子里是读书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大部头的小说,以前了解到《平凡的世界》被称作史诗,在读完第一部后的确被震撼到了,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我们大多数人的世界是平凡的世界,我们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人。但是终归结底,平凡也是人为定义的,不平凡也是人为定义的,说平凡是让我们有敬畏之心,说不平凡是让我们有自信心,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正酝酿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十年动乱将要结束,改革的春风即将拂遍华夏大地。然而,没有一次改革是一帆风顺的,它也注定要遭受种种磨难。第一部的光景就是从改革的前夜说起,陕西省黄原市原西县石屹节公社双水村,这个黄土高坡上的北方村落,大概就是当时农村典型了,这里虽然贫困落后,但是民风淳朴,人们生活其乐融融。他们从时代的大风大浪中一路走来,似乎对时代的变化似怪不怪了。孙玉厚一家人更是村里的贫农,但是他们和当时的中国百姓一样,虽然经常饿肚子,但却精神抖擞,有使不完的干劲。于是乎,不平凡时代中的平凡故事由此开始了。
那时的农村生活,首先是贫困,贫困最最鲜明的体现就是饥饿。少平上高中,午饭要分上中下三等,而少平只能吃第三等,还经常饿肚子。尽管是计划经济的时代,但是是存在贫富差别的,城市工人或商人子弟能吃到白馍,而村里的孩子只能吃咸菜黑馍,在食物上如此,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在当时是有物质的渴求的,并不是对当时的制度完全的满意。少平的初恋郝红梅很现实,放在现在也不为过,我甚至有点可怜她,毕竟,人是要生活的,平凡的人来的更为迫切。
作品中对于青年男女恋爱的描绘,阳光健康,充满了美好的想象。青梅竹马田润叶和孙少安的恋情,甜腻纯真。侯玉英对孙少平的表白,质朴可爱。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对新生活充满希望。青年是小说的主题,青年是小说中的一抹亮色,他们的成长发展为古老的民族,落后的中国增添了新鲜活力,他们乐观积极,从骨子里迸发出一股股向上的力量。这正是转型中的中国不可或缺的。
提到乡土文学,就不得不提人情。黄土高坡和中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以氏族家庭划分,这里面有祖上积攒下来的矛盾,也有新时代年轻人的变通,在这变与不变的纠葛中,时代在默默的发展。田、金、孙三家三足鼎立,他们的家族网络无论是在本村还是在县里,甚至市里省里都有遍布,他们在村里的动作会影响城里人关系的发展。在他们的生活圈子中,处处都有熟络的人,到处都有落脚点,有点像小村撬动地球的意思。有人情的生活是充满人味的,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物质生活逐渐发展的今天,个人利益变得愈发突出,无论是在乡下抑或城市,这种特别的味道在逐渐褪去。
《平凡的世界》是关于那个时代的全方位生活图景,人情悲喜,生活百态,从多方落笔,间杂作者情感态度,与其说它是一部近代中国的史诗,不如说是农村人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故事的集合,但是浓缩了时代发展变革的故事,就不那么平凡、那么普通了。第一部更多是个引子,告诉了读者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有这样一群人,有的人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辛苦地工作,但是生活还是得不到改变,。有的人是官僚,他们是既得利益者,面对时代变革的苗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一遇到改革就穷尽官场的种种手段拼命地打压。还有的人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他们深切意识到社会体制的弊端,迫切的想干出一番事业但是种种条件还不成熟。其实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历史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地在否定之中不断前进,无数个大循环中套着无数的小循环,从这个维度来看,我们所有人都是平凡的一份子,我们所共有的都是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