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学员故事(一):4年公考,害怕面试到我希望可以不进面!
“我只愿在万人如海中安心地过下去,那里处处有让人震动和狂喜的东西。”
公考之路,我历经了四年。我叫顾颖超,201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芳华,也许那里曾鲜花盛开、也许那里曾荆棘密布,但当某天回想起那些时光时,属于那里的一冬一夏都如此珍贵。
曾经的光辉岁月,终会被时间湮没 曾经的我在大学担任大学生广播站站长、人文学院文艺部部长,曾获得三好学生、国家级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省级优秀志愿者等诸多荣誉........其实说起这些我觉得它们离我很远又觉得很近。很近是这四年太快了,一晃眼就过去了,曾经大学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觉得远是因为这四年我成长得太慢了,那些荣誉好像只属于曾经的我。
仿佛当回首往事时,只留下那些曾经的荣誉可以反复咀嚼。而不论过去多辉煌,对让人念念不忘,也留下了过去,也只留给了时间。
我在2015年就结婚了,现在孩子已经4岁。可能是因为远嫁在这边,所以还是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于是我走上了公考这条路。曾经一路顺风顺水,好像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可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条路我走了4年…
4年期间我陆陆续续参加了无数次考试,数不清多少次笔试第四名、第九名。一共省考进面3次,但每次都还是失败。我觉得自己似乎好运气都在大学里用光了,总是差一点点,就是考不上。这4年,于我而言,漫长且煎熬。我也未曾想过,自己竟然一考就是4年,而这几年过得比从前都更为煎熬。
人生就如同钟摆。当你一直行走在黑夜中时,突然有一束光,你便会觉得接下来的黑夜总会还有光,四年的公考亦是如此。每当我想要放弃,怀疑自己,支撑不住的时候,命运让我再次获得面试的入场券,而又回归黑夜,直至内心的光亮变成寥寥星点。
四年里,家里人都从开始的信心十足、满心期望,到一次次失望、再到最后都在委婉地劝我放弃这条路。但我丈夫却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他总是说相信我迟早会考上。很感恩,他总是用他的努力给我撑起一片宁静的天空。
面试——那个跨不过去的坎 4年参加了那么多次考试,笔试虽然总是差一点点,但我对自己的笔试还是很有信心。但面试却是我过不去的魔咒,曾经3次省考进面,但都遗憾而归的我,对面试总是非常畏惧。我害怕面试,害怕到有时候查分数时潜意识里会害怕自己进面试。
我也知道自己这种想法是非常恐怖的,面试是上岸必须经历的坎,但三次面试失败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挥之不去,让我对面试心生畏惧,害怕一次次给我希望,又让我失望。
这次也同样如此。笔试考了第一,再次可以进入面试。既欣慰,又觉得焦虑不已。我知道在个别机构有重点关注学生的说法,也就是“刺头”。这部分学生比较事多,容易投诉,要求比较多,是培训老师重点关注维稳的对象。
而我,就是各大培训机构眼中的“刺头”。
四年里我参加过的培训太多了,从笔试到面试,从小机构到大机构,我接触的老师和听过的课程很多,我自己也做过培训老师。所以一方面对老师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老师课能不能讲清楚本质我听一次就能看出来,所以有几个机构的老师我都投诉过,有的甚至换过两个老师还是不能满意,有的投诉了也没用只能将就听着。
这一次,终于不再是“刺头” 来到大树,是因为曾经打败我的对手有好几个都是来自大树的。在又一次进入面试,找不到可信任机构的情况下,我决定用尽一切办法最后试一下,所以最终选择来到了大树。
也是希望来到这里,可以让我那对于面试的恐惧烟消云散,也可以让我拥有一种值得托付、值得信赖的情感。来到大树,试听了一次郑阳老师的课后,我就决定选择这里了。在大树,我找到了那种让我踏实心安可信赖的感觉,那种只要跟着老师的要求走,我们就会离那个目标越来越近的感觉。
我想,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而在这里,我找到了。
我莫名心里有了信心,后面的课程也证实了我的感觉。大树的课程让我第一次明白了面试的本质,是的,三次进面,我第一次懂了面试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我第一次对每一种题型都有了自己的答题思路,第一次对每一种题型有了笃定的感觉。
我终于不再害怕面试了。也许这一次,那束黑夜里的光,能够一直发亮下去。
带着我的热情与向往,等候那个姗姗来迟的结果 我从未想过,一次面试还能拥有如此让人难以忘怀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