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7讲武堂】小小密码如何左右战争胜负?本期《讲武堂》带您探寻战争背后的神秘力量!
拨开层层迷雾,
平淡无奇的腰带里
暗藏怎样的玄机?
一分为三的竹简中,
又隐藏多少秘密?
恩尼格玛密码机背后的
历史风云变幻,
红色征程里
攻与守之间持续博弈角力,
量子技术又能为未来密码战
提供何种利器?
5月10日本周日晚17:54,讲武堂《揭秘密码战》之《绝密较量》,将为您讲述古今中外的密码战中的传奇往事,欢迎收看!
在战争中,密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一场我们耳熟能详的战役背后,都与密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一个密码甚至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走向。本期《讲武堂》将为您深度揭秘密码的奥秘,回顾古今中外那些堪称经典的密码战。

本集邀请
军史专家 卢 勇
密码学专家 杨义先
《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 余 飞
网络军情观察员 刘李杰
与主持人梁植一起
为您讲述古今中外的经典密码战

“军机台”展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加密器械之一“斯巴达棒”
密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它可能是一个个数字
也可能是一串串符号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它
但我们对它仍不够了解
那么密码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怎样才能创造出精密的密码?
在战争中
密码又发挥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呢?

公元前405年,伯罗奔尼撒战争进入尾声。斯巴达统帅抓住一名雅典信使,并在他身上搜到了一条布满杂乱无章字母的腰带,这实际上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加密器械之一——“斯巴达棒”。


嘉宾现场破解“斯巴达棒”,您看出其中的奥秘了吗?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密码通讯
最早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古代
同样有传递信息的秘密方式
这就是“阴符”与“阴书”
那么这些充满着智慧的
秘密信息传递工具
究竟是什么?
它们在军事上又曾发挥过
怎样的作用呢?

相传周武王时期,姜太公就使用“阴符”来进行军事保密通信。他将符契的一定长度与特定军事信息相对应。如长四寸为“败军亡将”,长六寸为“警众坚守”,长九寸为“破军擒将”。这种秘密通信手段,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密码通信,但已经具备了密码通信的重要特征——变换。

公元683年
武则天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帝
这引起了大臣裴炎、徐敬业
和骆宾王等人的强烈反对
徐敬业举兵10万在扬州起兵
裴炎向徐敬业
传递秘密信息的时候遭人告密
他未发出的密信
落到武则天手中
而这封密信上却只有两个字
“青鵝”
这两个字背后
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裴炎将秘密信息掩藏于普通的文字中,您能猜到“青鵝”二字中传递的信息究竟是什么吗?

“军机台”展示实物道具电台
在我军历史上
同样有很多的密码战传奇
军委二局是我军
破译敌人密码的重要单位
毛泽东曾说
没有军委二局
长征是难以想象的
有了二局
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那么军委二局
究竟是怎样一个机构?
它都立下了哪些奇功呢?

军委二局是一个极为机密的单位。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缴获了多部无线电台。中革军委决定将总参谋部执行侦听任务的侦察台从通信部门分离,单独成立一个侦察局——军委二局,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

说到军委二局,就不能不提局长曾希圣。作战期间,我军截获了一份孙连仲发给第27师的密电,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这其中有30多组密码已经附有汉字译文。曾希圣等人以已知的30多组密码为基础,译出密电中已知密码,再猜译未知密码,由此破获敌人重大情报。曾希圣开创了红军破译敌人密码的历史,被周恩来称赞为“党内搞情报工作稀有的神人”。

在红色征程里
中国革命战争
实际上几乎都是
同时在两个战场进行的
一个是公开战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
都是敌强我弱
另一个是隐蔽战线的战场
从一开始几乎就是我强敌弱
这离不开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
竭尽全力保卫我军密码的安全
这其中有哪些
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在双方通信的过程中,密码本至关重要。董健民和钟琪夫妇受到组织委派要到东北去工作,他们在去往大连的船上,被国民党军舰发现,为了保护密码本不落入敌手,二人几乎在一瞬间心有灵犀地做出了决定——与密码本共存亡。年轻的夫妻俩,加两岁的小宝宝抱在一起,携带密码本一起跳海自尽。他们用生命捍卫党的机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永远与大海同在。

演播室现场震撼还原二战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海军陆战队
招募了一批纳瓦霍人
并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
教会他们使用密码的方法
纳瓦霍语是一种
非常复杂的非书面语言
据说会说纳瓦霍语的外族人
全世界只有30多个
美军如何将这种语言
用作为战场上的密码?
这种密码在二战中
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

古老的纳瓦霍族当时只有5万人口,全部生活在纳瓦霍原始部落里。纳瓦霍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书面语言,通常只有族里的人才会说这种土著语。利用纳瓦霍语来加密信息,比以前用普通的密码加密,要快10倍以上,且具有相当程度的保密性。
将方言运用于密码战是一种有效的保密方式。我国拥有众多的方言,快来做一下“听力测试”,看看您能够听懂多少种方言吧!

“军机台”展示恩尼格玛密码机
恩尼格玛密码机
是一种自动编码的机器
也是二战中德军号称
“永远无法被破译的密码机”
其不同的组合方式
可以达到一亿亿种
如此庞大的计算量
即使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来逐一试验
也几乎不可能被破译
然而这种当时几乎最先进的密码
却成为输得最惨的密码
盟军究竟是如何
破解这个难题的呢?

艾伦·图灵,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视为“人工智能之父”。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在剑桥大学工作的图灵应召为英国情报机构工作。在英国政府当时的密码破译中心“布莱切利”庄园,图灵展开了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在图灵和团队共同努力下,“炸弹机”诞生了。

“炸弹机”的诞生
成功地将“恩尼格玛”的密电破译
然而狂妄的德国人
对此却一无所知
为了保守恩尼格玛
已经被破解的秘密
盟军又付出了
怎样惨痛的代价呢?

保密往往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通过破解恩尼格玛获悉德军即将轰炸英国城市考文垂后,为了继续迷惑德军,保护恩尼格玛已被破解这一秘密,丘吉尔作出了艰难的决策:考文垂不加强防空,不通知市民,不提前撤离。英国以牺牲一座城市为代价,换取了德国人对恩尼格玛安全可靠的“自信”,换取了秘密情报来源的安全。

在人类历史上
每一次技术革新
都会带来巨大的进步
同时也使军事领域的斗争
更加激烈
量子技术为未来的密码战
提供了新的加密方式
那么量子和密码
在未来的发展中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量子技术又将如何
应用于军事之中呢?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CCTV-7《讲武堂》本周日播出的节目《揭秘密码战》系列之《绝密较量》。
首播时间:5月10日 周日 晚上17:54。
重播时间:下周一、周四、周六 上午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