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深有寄——写给依婕
缘深有寄——写给依婕
依婕:
你好呀。我猜,你应该没有想过,我会写信给你罢。说起来,我们也只是在网路上偶然邂逅了。
是的,还是在三月的眼角眉梢,你在我发布的二月未央的一次讲课视频片段(自己纯粹是觉得讲得比较好玩——虽然课堂里我也会这样讲课)下面留言说“想蹭课”,彼时,我全然不知你是谁,不过,想来应该也是一名高三学子罢,于是回复道“欢迎哟”,然后把我上课的视频链接发给了你。你于第一时间回复说“谢谢,太有幸了”。嗯,你知道么,彼时我只希望你真会去看看,而对于我的课是否对你有所助益,却委实没有想过,如是要想——我觉得自己讲解得比较认真,至少应该不会误人子弟罢。
许是萍水相逢,故而自那以后,你我也没有继续在网路上与彼此说过一句话了。
很快,两个月的时光就这么成为了似水年华中的一部分,而从昨天起,便着手复学之后第一次重要的区级考试,也就是二模考的阅卷工作了,嗯,不出意料,我负责作文部分的阅卷。可我向来不是甚么“快枪手”,能一目十行,如扫描仪般即刻将眼前的字字句句装进脑里,然后迅速给出评判。我只是希望与自己有缘相逢的每一篇作文,可以有一个慎重而真诚的回应。于是,一个白天就这么慢吞吞地“咀嚼”过去了。由于想到第二天还有四节课要上,能够用来阅卷的时间委实有限,因此,决定晚上再回学校加班,争取再多批阅一些。说起来,一日工作下来,精力已然耗费了许多,加之前两日背痛的关系,于夜幕降临十分再次投入到这场“鏖战”之中,不得不说是一件有些痛苦的事情,但这是我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我心里的责任所在,故而也不多想了。可事实上,有不少同学的文章看上去是颇为费力的,主要是整体或局部逻辑含混,要给一个合适的评分,我必须先要理解他们所表述的含混的逻辑,同时也是怕阅卷时间久了,是自己的理解渐渐有些“含混”了,反倒屈枉了人家——这样下来,我阅卷的速度依旧没多少提升。有时稍稍松弛一下,便忽然感觉到周围的空旷,偌大的办公室里,我一个人默默地看,默默地评,多少有些冷清与疲惫……不过,总算还是顺利的,距离自己预期的目标愈来愈近了,就在这时,网路上传来收到消息的提示,我一看,原来是你发来了消息——是的,我有点不敢相信,是本以为不会再有联系,而确实有两个月未曾联系的你,那一刻,再次走上了这条与我对话的小径。
你说,“开开,真的很感谢你。因为我们学校老师上课真的有点水,上到现在一模卷还有很多没搞定,眼看要高考,我只能自己下功夫,然后就听了你的课,感觉自己的语文充满了希望……真的很感谢,做你的学生应该很幸福。”
依婕,你知道么,当我念读起你的这番心意时,困顿无光的一颗心,就仿佛有了一盏灯的温暖——是的,不仅是因为这个夜太沉默与孤寂了,也不仅是因为你与我再次有了交集,嗯,没想到我的课还使你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希望。虽然说起来,在网路上“蹭课”的,或平日“偷偷”来问问题的其他班级,或其他学校的学生朋友,业已不少了,与我的感谢,业已不少了,我也乐意帮助大家,只要能为你们好的,我都会尽力而为——但是啊,不知怎地,昨夜你的话语,真的让我特别感动。我其实不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虽然很少有学生朋友看出来),在三尺讲台上业已站了十三年了,说起来早应该到了在教学上自由从容的年纪,可资质平平的我,非但没能如此,反而愈发担忧起来,担忧自己的课上的不好,担忧不能给与我相逢的韶华生命带来引导与启示,担忧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总之,一颗心诚惶诚恐。换言之,我特别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与鼓励——虽然或许在他人眼里,这个心愿有点天真可笑——让我有信心在哪怕是昨天那样“黑夜漫长”的时光里,一个人可以继续一往无前,无畏无惧。所以,此刻想与依婕说一声谢谢,因为昨夜,你曾点亮了一个“萍水相逢”的老师的心;不仅如此,我还相信,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们真实地相逢过,虽然不知道你的模样,名字也是相问而知的,但你我之间,不是萍水相逢,而是有着深深的因缘与感动的。真好。
嗯,如非依婕告诉我,眼下在语文方面,似乎只能靠自己努力了——这封信,原本想把这些内心与你的细微末节,全副告诉你,就好了。而此刻,我还想与你简单地说说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自己还能为了高考语文做些甚么。
首先,也是重中之重,就是要有属于自己的复习节奏,不要全然沉浸在一种“他人节奏”或“集体节奏”中。虽然大家都在一起学习,可因为个人理想目标的差别,与个人知识薄弱点的不同,导致别人的复习节奏并不适合自己,故而不要再抱着“其他同学在做甚么,我也要跟着做甚么”的心态了——只停留在形式的模仿之上,而未能对自己有实质性的效用,反倒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是很不值当的。我们应当明确自己在语文学科上(当然,其他学科亦如是)存在的问题到底是甚么,还有甚么是自己未掌握或掌握不到位的地方,然后有计划地查漏补缺,进行复习。这个过程也与我们的心态联动,一定要循序渐进,我们的心态也要做到沉稳而从容。
其次,说到高考语文复习的“通式内容”,无外乎四个方面。
第一,要回归课本。不仅因为“积累运用”部分的默写题都是来自课内背诵篇目(近几年又缩小到高中六册语文教材的范围之内,不再牵涉初中所背诵的内容),也不仅因为“文言文一”的开头两题考察“实词”,不少是来自课内文言文,同样地,课本中还有许多文章,可用作议论文写作的素材——譬如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的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的”,如能以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开篇,不仅恰到好处,而且让人惊艳。
第二,要明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譬如“现代文一”都是“社科类作品”,文章的行文结构清晰,如果能把握全文逻辑思路,题目便基本迎刃而解了;“现代文二”是“文学类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把握文章情感主旨是第一要务,对于一些意味隽永的句子要联系全文情感加以把握,等等;“诗歌鉴赏”会考到一些与文体相关的基本题目,如判断诗歌体裁,押韵字数多少,诗词风格等等;“文言文一”主要是“人物传记”,明确相关事件,从中提炼人物形象是重中之重;而“文言文二”主要以“亭斋馆记”文本和“赠序类”文本为主,相关文体特点,在今年寒假我撰写的“基于2020届一模卷文言文二的文本特点解读与答题指导”微课讲稿里业已说得很清楚了,依婕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第三,要明确高考语文阅读常见题型的解答思路。在“高考考纲”(或称“高考考试手册”)的指导下,为了落实相应的考点,我们会发现大多数考试题目属于“类型化题目”,是经常会出现的。因为经常出现,所以只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明确其解答思路,那末基本胜券在握了。譬如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评析类”题目,以“现代文二”中“思想感情的意义”为例,其基本的解答思路即“先析后评”——先概括相应内容,再分析题干指向的部分,接着评价当下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因本文而得来的解决之法(如是“文言文二”评析“思想的意义”,评价部分则是由“当时的进步性”、“历史局限性”与“对当下的借鉴意义”三部分构成)。
第四,抓紧训练议论文提纲撰写,继续积累事实论据及道理论据。能快速准确地撰写提纲,便可为最后写成文章保驾护航。在提纲撰写过程中,要重视审题立意,同时应在多角度推因分析和辩证性阐释两方面增加训练量(这两点是近年来高考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此外,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因而一定要多积累典型事例(要有具体的人和事,退而求次可以是一些社会现象,但游戏娱乐方面的因自身领域所带的娱乐化倾向而使说服力不强),此外还要积累名言和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哲学、美学概念——能做好这些,势必为高考作文成功添砖加瓦。
最后想说的,还是希望依婕能按照解决具体问题的难易程度(或者提分难易程度),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进程。同时,遇到必须要克服的难题(高考会大概率考到的题目),不要藏着掖着,及时询问老师或者同学,经过点拨之后,或许一切便豁然开朗了。这种方式不仅使得事半功倍,而且也不影响整体复习进度。嗯,如果有需要的话,你也可以带着问题来问我的,我会尽力答复,只愿你好的。
总之,做好以上这些,面对高考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当然,了解自己实时复习情况的,还是你自己,因此,每日要定好当日的复习计划,每晚心里做好总结反思。当然,毕竟无论是自己内心还是周围环境,面对高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于是,你应该记得每天自我鼓励——并非刻意为之——你想想,自己日复一日地精进于课业,每天搞懂一些题,做对一些题,已然是一种进步了呀。直到真正高考那天,你的问题已然是最少的了,而战胜高考则更有把握了——这些,其实都是你于无数个“此刻”坚持努力的结果,很了不起喔。
诶诶,不知不觉就写了这许多,希望这些话语载着我的心意,一如昨夜你带给我的,可以照亮自己,照亮前路,然后,勇敢地为了自己的理想,拼搏到底罢。
嗯,亲爱的依婕,期待着你让梦想照进现实,与我分享高考成功的好消息。加油。
祝平安喜乐 万事胜意
开开
2020年5月9日向晚于金中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