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电影
在前段时间的奥斯卡评选中,<拆弹部队>完胜<阿凡达>,很多人觉得意外,但我觉得合理.我看过3D版的<阿凡达>,确实相当有视觉冲击力,但主题和故事并不算新鲜,在惊叹瑰丽神奇的画面之余,看完后好像也没觉得有多少东西令人回味,好像有点缺乏对心灵深处的触动。虽然我还没有看过<拆弹部队>,但既然这部小成本的独立制作电影能够胜出,我看过它的故事介绍,视角和思想内涵上应该有它的独特之处,只是可惜国内可能不会引进,因为这属小众电影,即使得了金像奖,可它在美国的票房也还是不高,对这种难以赚钱的作品,“中影”大概是不会引进的,只好等以后看是否有网络下载。 国内去年满眼都是所谓的大片,但能打动人的作品却是很少,那些大师都忙着拍商业大片,早已难以静下心来好好地拍一部他们曾经赖以成名的文艺片,好好地把故事讲得更动人些。象张艺谋近年拍了好几部大片,但没有一部比得上他早些年的作品——小成本的《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自己应有反省之心,其实他根本不适合拍商业大片。 最近也看了几部贾樟柯的小成本独立电影,早期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还有最近两年的《三峡好人》和《二十四城记》。看完以后觉得内心很有触动,觉得导演很用心`很真诚,远胜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最近的作品,张艺谋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看了一小段,没什么好说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垃圾!也不是说他不能拍喜剧,他以前也是拍过喜剧的,如十几年前的〈有话好好说〉,我觉得还不错,同样也是明星云集,但比《三枪》好多了。 贾樟柯的作品也属小众电影,他应是目前少数坚持拍小成本文艺片,而又保持有好口碑的导演,作品基本都是他自己编剧。与张艺谋电影的浓艳色彩不同,贾樟柯的电影多是灰暗的色彩,破落的建筑,大量运用长镜头,琐碎单调,给人以一种压抑之感。影片大量使用非专业演员和方言对白,不煽情,不解释,冷酷地叙说着那些最草根的小人物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电影情节基本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意外,一切都是冷静而平淡地推进,时而又夹杂几分俏皮与黑色幽默,饶有意味。 小人物们多经历着逼仄和看似尴尬无望的生活,饱尝凌厉与逼压,却并不失理想与激情,人生被揉皱了再展开,内心满是皱折却是强韧无比,他们所呈现的真诚`激情与勇气令人感到亲切与温暖。 这当中有我们年轻时的一些影子,那时我们也曾遭遇过不少尴尬与狼狈不堪,境遇卑微却能满怀希望,真诚而又笨拙鲁莽,而这一切有时在强悍的现实面前却是那么不堪一击,束手无策惟有落荒而逃,而那些往事和内心曾刻骨铭心的悲喜交集,都已随着时光决绝而去,在贾樟柯的电影里,似乎可以碰触到飘浮在岁月中的一点青春碎片。 电影里那些似曾相识的情境有时会令我悲从中来,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与卑微,尊严的脆弱,光阴的飞逝,以及作者藏于幕后的一颗悲悯之心。 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