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即便轻度抑郁,也不该被忽视
近些年,“抑郁症”这个词真的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先是一些明星的得病,他们其中一些明星因为抑郁症而陨落,然后,身边的同事、朋友,也偶尔会承认得了抑郁症。
有些人意识到了抑郁症的可怕,这真的是一种疾病。有一些人则惯会轻描淡写“这算什么病”“矫情”“没事,忍忍就过去了”。
也不能怪那些人,无知者无畏。还记得曾经得知喜欢的明星主持人崔永元得抑郁症时,到处都是调侃小崔的话,“他抑郁了。”有些人觉得小崔也真不大气,真是被职业摧毁了意志。
其实回想起来,当时的我也多么无知啊。
抑郁症,真的是一种病,一种和身体变化有关系的病,和感冒、胃疼一样,都是有物理证据的。也是应该可以拿药物控制的。哪怕只是轻症,也不应该看轻。
抑郁症有一个病状,叫做“想自杀”。
《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轻度抑郁症患者,找到医生帮助,和抑郁症做斗争的整个过程。韩国作家白世熙著,尹嘉玄翻译。

在我看来,如果你有抑郁症,或者身边有亲人、朋友有抑郁症的话,这本书简直就是可以作为第一手参考资料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有机会一窥抑郁症患者的世界。
“不是只有看到幻象、听见幻听、自残才叫生病,就好比轻微的感冒也会使人感到全身不适一样,轻度的忧郁也会使我们的精神感到不舒服。”
作者从小内向,心思细腻。敏感使然,她会经常感到抑郁,对人产生恐惧,在陌生的人和事跟前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所幸,作者走出内心的恐惧,走进了诊室。
讲真,这真的是打开了很多负面情绪治疗的大门。
比如医生告诉她,你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为你贴上标签,因为一旦开始认为自己要更体贴他人,这件事反而会变成功课,成为你的负担。
——这简直就是讨好型人格的解药啊。
书中也引用了一个名词——刺猬困境。
有一些人,比如作者,想要在人际关系中获得亲密感,同时又想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就好比刘德华的那首老歌:“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这分明是一种痛苦。”天真无邪的时候不懂,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亲密关系之痛苦的时候,就懂了。
其实,不应该对自己太严苛了,对自己宽容,也会对身边的人宽容,对身边的关系宽容。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想,有时候,对于某些执念,放下,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还有低自尊这件事,明明心里也不是那么回事,和人相处的时候非要疯狂讨好,不管怎么表达都觉得自己很卑微。这种事情,往往到最后会使关系蒙上阴影,或者干脆绷紧而崩溃。
有的时候,也不止是或者不是对方的问题,低自尊的相处,无法把自己和对方放在平等的水平线上,相处起来彼此都感觉到非常压抑的。
当然,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治疗轻度抑郁症也是。
作者还是经历了很长的过程。
从空虚,到治疗,到反复,到疗愈,慢慢打开心结,接受外来的光,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是这个书好就好在,它真实地还原了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黑暗中的一束光,看到了希望。
如果你也是恐惧陌生的,容易紧张低落的,莫名空虚的,甚至想死的,低自尊的,真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抑郁方面的问题。
《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很多时候虽然感觉到痛苦折磨,还是想向着光走下去,活下去,寻找和享受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
看一本书的意义,也不止是看了一本书。
治疗的意义,也不止是在于专对轻度抑郁症。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生活中自己的情绪问题、心境问题,经常做一些自查,自省,自我疗愈。
没关系,没有阴影的人本来就无法理解阳光。负重前行又有什么关系呢?看完这本书后,感觉就是多了千千万万个伙伴吧。
不完美的我,和不完美的你,通过一件事,一本书,一个人,连接在一起,这个连接是多么巧妙和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