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在眼前--《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读书笔记
花开在眼前,已经开了很多很多遍,每次我总是泪流满面,像一个不解风情的少年。
花开在眼前,我们一起走过了从前,每次我总是写下诗篇,让大风唱出莫名的思念。
—— 吴晓波
轻轻的闭上眼帘,朦朦胧胧迷迷离离之间,眼前一片繁花似锦,一片姹紫嫣红,一片莺飞燕舞,似乎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多么美好的景象!从呱呱坠地、嘤嘤啼哭一路走来,无忧无虑地欢笑、甜蜜懵懂的初恋、迷茫冲动的青春,跌跌撞撞的成长,如此的美好!这美好的景象,就是我们的生活!只不过沉迷于琐琐碎碎,执迷于花花绿绿,多数人对她视而不见,更别说用心去感受了!《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是吴晓波的杂文和随笔,他说这是他开始顾镜自怜,回望来路,开始用过来人的口吻试图对青年人说一些注定会漠视的鬼话,谁说的又不是鬼话呢?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关于生活,下篇是关于经济、商业活动,没有什么逻辑,也谈不上特别深刻,不过还是有些东西打动了我,那些打动了我的文字,我随意地零散地抖落三四。
“我们是什么样的一代人呢? 我们这一代,多少属于天生地养的一代,我们从贫瘠的物质和精神年代走出,在骨骼和思想长成的那些日子里,父辈奔波于生计,国家则忙于经济的复苏和意识形态的角斗,他们都顾不上好好看管我们,我们在学校里胡乱的读书,吃尽无数的垃圾,就在思想的荒原上肆意寻觅疯长的野草,步入社会之后既有的秩序濒于崩溃,效率替代所有的法则至高无上,而我们所储备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应对很多突发的事件,甚至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所匆忙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在量化冷酷的现实面前完全不堪一击。”所以我们是没有价值观的一代,或者金钱至上是很多人心底里真正的价值观,尽管很少有人愿意去承认,或者更多的人在所谓情怀的粉饰下不愿意、或者真心忽略了她的存在,每天西装革履,出入各种高档场所,跟各色人等高谈阔论,情不自禁而深陷其中苦苦追求,付出了所有青春和热情,博取一份世俗的肯定,而一旦得到之后,却突然发现,摆脱她却比攫取她还难!悲哉!乐哉!
理想是什么?自由是什么? 理想是一个“人生的泡沫”,可大可小,可逐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但是自由不可须臾缺失!终于释然了,我从来没有太大的理想,对自由却是极度渴望的!吴氏对自由和理想的阐述,让我更加深陷于对其的迷恋,简直就是直抵我内心!
商业是什么?一个诗人或者画家,只要有一个作品就可以流芳百世,可是企业家之所以被人汲取和传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一手缔造的企业不断的在创造奇迹。 正是这种特征构筑了企业家的性格,注重利益而不计后果。特别是中国的草根企业家对激情和狂飙的痴迷,让中国在短短二三十年迅速崛起,而同样也纵容出一代不知节度的财富群体,商业成为一个没有节制的游戏。而企业家往往是匆忙的,是焦虑的,是愤懑的,是自傲的,是勇敢的,却很少是快乐的,是阳光的。
乾隆和华盛顿碰面会谈点什么呢?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匮乏,我真心不知道乾隆和华盛顿是同代人,他们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留下了“康乾盛世”,华盛顿留下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真的很难想象,如果穿越回当年,乾隆和华盛顿碰面会谈点什么?今天的世界会有什么不同?想到那个画面,真是非常有趣。不过所有的历史都是这个民族基因中就决定好的,并不是某一代人能改变的,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是每个人的共同选择,是无数内心和行为不知不觉中选择,任何人都没有抱怨的权利,如果想要改变,唯有从我做起!
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2019年7月2号于陆家嘴